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诸友游山诗卷不容尽和和首尾两篇·其二》
《读诸友游山诗卷不容尽和和首尾两篇·其二》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向来结友寻名山,下穷绝壑高危颠。

胡为一旦堕尘网,五老在望心茫然。

青牛底处有行迹,白鹿几时同正员。

清游带雨想幽绝,妙处只恐诗中传。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读诸友游山诗卷不容尽和和首尾两篇》(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游历名山大川的向往与羡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与迷茫。

首句“向来结友寻名山”,描绘了诗人过去与朋友一同探索名山大川的情景,充满了自由与探险的意味。接着,“下穷绝壑高危颠”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印象,无论是深邃的山谷还是险峻的山峰,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然而,接下来的“胡为一旦堕尘网,五老在望心茫然”两句,转折突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困惑。他似乎突然被某种无形的束缚所困,无法再像过去那样自由地游历山川,心中充满了迷茫与失落。

“青牛底处有行迹,白鹿几时同正员”两句,运用了古代传说中的青牛与白鹿,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青牛与白鹿一样,自由自在地行走于天地之间。

最后,“清游带雨想幽绝,妙处只恐诗中传”两句,诗人想象着在雨中游览山川的清幽景象,同时又担心这种美妙的感受只能通过诗歌来传达。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诗歌艺术力量的认可。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有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赠湛甘泉奉使安南便道归省

沧海源头许样深,罗浮绝顶几千寻。

谢安昔日苍生望,毛义当年白发心。

玉节远挥南斗外,锦衣先戏北堂阴。

乾坤忠孝男儿事,肉眼平生是所钦。

(0)

夜送周充之舟中·其一

一夜星河作意明,扁舟荡漾绕江城。

青山过雨仍留色,白酒临流不尽情。

客里行藏随梦过,眼前荣辱等毫轻。

送君目断匡庐外,秋水归帆寄雁声。

(0)

丁原德方思道见寄且责余久无书因戏答

故人多在位,责我屡无书。

安世贤何有,嵇康懒不如。

帝城千里隔,石洞十年居。

南陌秋鄗夜,联镳忆旧衢。

(0)

曾甘嘉庆醉房陵,土果羞将向客称。

酒色春浓聊自媚,醯浆腊酿只人憎。

敢于老氏誇宗派,疑与曹公是裔仍。

盛夏令人思京国,玉沈冰碗破烦蒸。

(0)

红鸡冠花

花名不解作花妍,花似鸡冠像可怜。

文帻偏妆丹点蜜,斗鍪再接血痕鲜。

甘陪菊淡偕梅瘦,不惹蜂狂与蝶颠。

岁晚朱颜谁更在,寒盟如此共年年。

(0)

古别离

恻恻复恻恻,送君远行役。

携手出潼关,何时渡沙碛。

沙碛路绵绵,胡尘昼暗天。

莫辞频劝酒,动是几经年。

经年叹驰骛,虏地无芳树。

野旷似连云,云深日如暮。

日暮气转寒,长驱袭可汗。

壮夫多远思,龙剑勿轻看。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