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恻复恻恻,送君远行役。
携手出潼关,何时渡沙碛。
沙碛路绵绵,胡尘昼暗天。
莫辞频劝酒,动是几经年。
经年叹驰骛,虏地无芳树。
野旷似连云,云深日如暮。
日暮气转寒,长驱袭可汗。
壮夫多远思,龙剑勿轻看。
恻恻复恻恻,送君远行役。
携手出潼关,何时渡沙碛。
沙碛路绵绵,胡尘昼暗天。
莫辞频劝酒,动是几经年。
经年叹驰骛,虏地无芳树。
野旷似连云,云深日如暮。
日暮气转寒,长驱袭可汗。
壮夫多远思,龙剑勿轻看。
这首《古别离》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壮阔的离别场景。诗中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送别之人的不舍与对远方行者的担忧。
首句“恻恻复恻恻”,以双重叠词“恻恻”表达了送别时内心的悲痛与不舍,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着,“送君远行役”点明了主题——送别,同时暗示了行者即将踏上艰难的旅程。“携手出潼关,何时渡沙碛”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点和时间,将读者带入了离别的现场,潼关作为古代重要的关隘,象征着离别的起点;而“渡沙碛”则预示了前方的艰难险阻。
“沙碛路绵绵,胡尘昼暗天”描绘了行者即将面对的荒凉与危险,沙碛的辽阔与胡尘的遮蔽,不仅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隐喻了旅途的孤独与挑战。接下来,“莫辞频劝酒,动是几经年”表达了送别者对行者的关怀与祝福,劝酒不仅是对离别的慰藉,也是对未来的期盼,暗示了离别可能带来的漫长等待。
“经年叹驰骛,虏地无芳树”进一步深化了对远方的忧虑,驰骋于异域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对故乡美好事物的怀念。随后,“野旷似连云,云深日如暮”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辽阔而空旷的景象,仿佛与天相连,日暮时分的昏暗,既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未来的未知。
最后,“日暮气转寒,长驱袭可汗”预示了行者在艰难旅程中的勇往直前,即使面对寒冷与敌对势力,也要坚定前行。而“壮夫多远思,龙剑勿轻看”则以“壮夫”自比,表达了对勇敢与坚韧精神的颂扬,同时也提醒自己要像宝剑一样,时刻准备面对挑战。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