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竹二首·其一》
《咏竹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袁燮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去年种苍玉,今岁抽华簪。

初萌节已具,欲奋力未任。

雷风驱急雨,滂沱三日霖。

箨龙不许蛰,倏起腾深林。

绕径初戢戢,穿篱俄森森。

吾观植物性,渐长岁月深。

此君独超轶,生来气骎骎。

伟哉岁寒种,有此特达心。

大勇久不作,进尺退复寻。

对此发幽兴,作诗因自箴。

(0)
鉴赏

这首宋诗《咏竹二首(其一)》是袁燮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从种植到成长的过程,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特性。首句“去年种苍玉”,形象地描述了去年种下的竹笋如碧玉般翠绿;“今岁抽华簪”则形容今年竹子迅速生长,如同抽出华丽的发簪。接下来,诗人通过“初萌节已具,欲奋力未任”表达了竹子虽初生但已有强劲的生命力。

“雷风驱急雨,滂沱三日霖”描绘了竹子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的情景,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存意志。“箨龙不许蛰,倏起腾深林”将竹子比喻为龙,强调其破土而出、迅速崛起的形象。竹子的成长过程被诗人赋予了哲理,寓意着岁月的积累和生命的渐进。

“吾观植物性,渐长岁月深”是对竹子生长规律的感慨,而“此君独超轶,生来气骎骎”则赞美竹子超凡脱俗,生机勃勃。最后两句“伟哉岁寒种,有此特达心”高度评价了竹子在严寒季节仍保持坚韧的精神,诗人借此自省,寓言人生应有竹子般的勇气和毅力,不断进取,不畏困难。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深沉,既赞美了竹子的自然之美,又寄寓了人生的哲理,是一首富有意蕴的咏物诗。

作者介绍

袁燮
朝代:宋

(1144—1224)庆元府鄞县人,字和叔,号絜斋。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八年进士。调江阴尉。浙西大饥,前往赈恤有方。宁宗即位,为太学正。庆元党禁起,以论去。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郎官、国子祭酒。后为礼部侍郎。与丞相史弥远争议和事,被劾罢。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卒谥正献。有《絜斋集》、《絜斋家塾书钞》等。
猜你喜欢

学古堂

朴室山水间,轩篆题学古。

插架富芸编,触目堪为矩。

近思孰挈要,应是无逸所。

皇祖信得师,我勉师皇祖。

(0)

题澄观斋

万物到秋澄,斯斋独擅称。

天高云影淡,树叠籁声层。

绿牖虚延爽,玉壶都是冰。

从来宜此句,拈出向何曾。

(0)

溪亭对雨·其一

倏忽河源雴雨倾,溜檐摐下万琴声。

溪亭飒景故如此,何事今朝始惬情。

(0)

题养正图六十首·其五十九焚香告天

避骢权幸凛,知蜀琴鹤友。

每夜露香告,得曾同者否。

不可对人言,君实未曾有。

(0)

夏日讨源书屋

溪堂清谧问安回,视政馀閒芸帙陪。

又是常年夏凊候,金萱雨后几枝开。

(0)

雨六首·其四

细丝入夕才飘坠,时密时疏时复置。

隔花宫漏乙夜传,欹枕反侧谁能寐。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