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香山回跸圆明园过玉泉山小憩·其二》
《自香山回跸圆明园过玉泉山小憩·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秀木佳阴小立迟,瓯香砚净镇相随。

子西诗句閒中领,正是日长山静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弘历在从香山返回圆明园途中,经过玉泉山小憩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

首句“秀木佳阴小立迟”,描绘了一幅绿树成荫、清新宜人的景象。诗人站在树荫下稍作停留,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这里的“秀木”指的是枝叶茂盛、姿态优美的树木,“佳阴”则指出了这些树木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遮阳效果。“小立迟”则体现了诗人对这一美景的留恋与欣赏,不愿轻易离去。

次句“瓯香砚净镇相随”,转而描述了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在诗人身边的陪伴。这里的“瓯香”可能是指砚台散发出的香气,也可能是对文具精致之美的形容。“砚净”则强调了砚台的清洁与完好,暗示了诗人对文具的珍视和爱护。这句诗通过文具的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闲适生活状态。

第三句“子西诗句闲中领”,提到的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字无己,号后山居士)的诗句。这里借用“子西”(即陈师道的别称)的诗句,表达了诗人自己在闲暇时光中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通过引用古人诗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学的深厚兴趣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正是日长山静时”,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的特点。夏日的午后,阳光充足,山林寂静,这样的时刻最适合放松心情,品味生活。这句话不仅描绘了当时的自然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小憩时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感受,通过文具、诗句等元素,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充满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游韦七洞庭别业

洞庭如潇湘,叠翠荡浮碧。

松桂无赤日,风物饶清激。

逍遥展幽韵,参差逗良觌。

道胜不知疲,冥搜自无斁。

旷然青霞抱,永矣白雪适。

崆峒非凡乡,蓬瀛在仙籍。

无言从远尚,还思君子识。

波涛漱古岸,铿锵辨奇石。

灵响非外求,殊音自中积。

人皆走烦浊,君能致虚寂。

何以祛扰扰,叩调清淅淅。

既惧豪华损,誓从诗书益。

一举独往姿,再摇飞遁迹。

山深有变异,意惬无惊惕。

采翠夺日月,照耀迷昼夕。

松斋何用扫,萝院自然涤。

业峻谢烦芜,文高追古昔。

暂遥朱门恋,终立青史绩。

物表易淹留,人间重离析。

难随洞庭酌,且醉横塘席。

(0)

陪李金吾花下饮

胜地初相引,余行得自娱。见轻吹鸟毳,随意数花须。

细草称偏坐,香醪懒再酤。醉归应犯夜,可怕李金吾。

(0)

南奔书怀

遥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烂。

宁戚未匡齐,陈平终佐汉。

搀抢扫河洛,直割鸿沟半。

历数方未迁,云雷屡多难。

天人秉旄钺,虎竹光藩翰。

侍笔黄金台,传觞青玉案。

不因秋风起,自有思归叹。

主将动谗疑,王师忽离叛。

自来白沙上,鼓噪丹阳岸。

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

舟中指可掬,城上骸争爨。

草草出近关,行行昧前算。

南奔剧星火,北寇无涯畔。

顾乏七宝鞭,留连道傍玩。

太白夜食昴,长虹日中贯。

秦赵兴天兵,茫茫九州乱。

感遇明主恩,颇高祖逖言。

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

(0)

霅溪西亭晚望

霅水碧悠悠,西亭柳岸头。

夕阴生远岫,斜照逐回流。

此地动归思,逢人方倦游。

吴兴耆旧尽,空见白蘋州。

(0)

送张五諲归宣城

五湖千万里,况复五湖西。

渔浦南陵郭,人家春谷溪。

欲归江淼淼,未到草萋萋。

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啼。

(0)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二

携琴侍叔夜,负局访安期。

不应题石壁,为记赏山时。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