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分已高明,乐哉贤父兄。
勋名希葛亮,问学本诸程。
襟满英雄泪,琴亡手足情。
相从九泉下,何处觅三英。
天分已高明,乐哉贤父兄。
勋名希葛亮,问学本诸程。
襟满英雄泪,琴亡手足情。
相从九泉下,何处觅三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楼钥为张公(可能是张端明殿学士)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逝者的高度赞扬和深情悼念。首句“天分已高明”称赞张公天赋出众,才智过人。接着,“乐哉贤父兄”表达对其作为贤良长辈的敬仰,认为他不仅在个人成就上卓越,更是家族的楷模。
“勋名希葛亮”将张公比作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暗示他的功绩和智谋如同诸葛亮般显赫。而“问学本诸程”则强调张公学问渊博,治学严谨,深受儒家经典的熏陶。
“襟满英雄泪”一句,通过泪水表达了诗人对张公离世的悲痛,以及对他壮志未酬的惋惜。最后一句“琴亡手足情”以琴弦断裂比喻失去亲人的哀痛,同时暗含兄弟般的深厚情谊。“相从九泉下,何处觅三英”则是诗人想象自己与张公在地下重逢,但再也找不到像他们这样的英才,流露出深深的怀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赞美了张公的才华和品德,又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
二子相逢舞笑时,此翁痒发似因之。
坐间一虎低头觑,觑著三人总是伊。
龙眠画出意不浅,空也言之恐未然。
更向蒙庵问端的,榴花洞口笑掀天。
道人无心宁有相,以相求之无乃妄。
更言寿夭吉与凶,空里觅痕镜中像。
胡君得处初不然,无相之中以相言。
圣凡良贱皆一目,但有丝毫俱现前。
说既无私听无忤,祸福死生皆梦事。
我惟以此入世间,犹如化人观幻士。
孙阳于马师旷琴,未可与之同日语。
老僧大笑客出门,秋云驾雨过前村。
去去不须谈此老,三年一偈真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