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三顾屈英雄,慷慨南阳起卧龙。
鼎足未安星又陨,阵图留与浪涛舂。
草庐三顾屈英雄,慷慨南阳起卧龙。
鼎足未安星又陨,阵图留与浪涛舂。
这首诗描绘的是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历史场景。"草庐三顾屈英雄"一句,表达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仰和诚意,使这位隐居的英雄感到折节。"慷慨南阳起卧龙"则形象地刻画了诸葛亮在南阳隆中卧龙岗的智者形象,暗示他的才识犹如潜藏的龙等待时机腾飞。
"鼎足未安星又陨"暗指诸葛亮出山后,虽然刘备势力逐渐壮大,但诸葛亮本人却在蜀汉建立不久后去世,象征着他的英年早逝。"阵图留与浪涛舂"则是以浪涛比喻历史的洪流,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如同阵图,被历史的波涛冲刷,留下了深远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既赞扬了诸葛亮的才智和刘备的求贤若渴,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唐寅作为明代画家,借题画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岁暮涉淮海,不辞行路难。
从军岂不乐,即事每长叹。
老妪八十馀,日晡未朝餐。
自云遭乱离,零落途路间。岂无子与孙。
充军皆不还。男战陷贼垒,孙存隔河山。
数月无消息,安能顾饥寒。
语毕双泪垂,使我心悲酸。
上天未悔祸,豺虎方搆患。
近闻山东变,世路复多端。
悠悠颠沛人,何时即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