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言三首·其二》
《六言三首·其二》全文
元 / 马祖常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白鸟飞来何许,青山閒对谁家?

日暮一尊浊酒,不知风帽欹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深沉思绪与情感。

首句“白鸟飞来何许”,以“白鸟”作为切入点,不仅勾勒出天空中飞翔的生动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这里的“何许”二字,既是对白鸟飞行方向的疑问,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的体现。

次句“青山閒对谁家”,将视线转向了远处的青山,通过“閒对”二字,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仿佛青山与诗人之间有着某种默契的交流。同时,“谁家”一词,又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引发读者对于山间人家的遐想,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日暮一尊浊酒”,在时间上与前两句形成呼应,将画面推进到了黄昏时刻。此时,诗人独自一人,举杯饮酒,借酒消愁,或是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体现了古人借酒抒怀的传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不知风帽欹斜”,以一个细微的动作收尾,既是对诗人饮酒时姿态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随性自在、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同时,这一句也巧妙地将读者的注意力从外在的景物转向了诗人内心的体验,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生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马祖常

马祖常
朝代:元   字:伯庸   籍贯:元代色目   生辰:1279~1338

  经历: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猜你喜欢

次韵杜安行见寄忆梅之什

秾华桃李容,不染双眸净。

唯有爱梅心,梦中行庾岭。

安得移琼林,月下对清影。

坐想冰雪姿,萧然幽兴永。

我欲从君游,羁绊未能骋。

平生溪山怀,倥偬迷簿领。

(0)

同萧宪父明举联句

今夕复何夕,邂逅得良集。

云消夜气澄,月住秋空碧。

南窗一樽酒,耿耿寒光入。

浩然起长叹,矫首望东北。

天涯清景同,谁谓关塞黑。

踌躇反伤怀,衰草露虫泣。

(0)

游涪州普净院

城郭攲斜建,人家高下居。

扁舟挨古岸,别棹过僧庐。

祠识伊川像,堂标鲁直书。

惜哉横一水,游子亦来疏。

(0)

喜晴

淫雨何淹久,朝阳四望晴。

云收山骨露,江落水痕生。

豁豁知人意,欣欣见物情。

天公因屏翳,勿使再纵横。

(0)

送赞可参议赴临安倅三首·其一

春水归舟疾,秋天去路高。

乍辞王俭幕,行佩吕虔刀。

畿甸略舒骥,海门须钓鳌。

平生忠信在,枕席过风涛。

(0)

故于泰和挽词

艺圃收名早,如何亟赋归。

肩摩青佩久,心念白云飞。

屋有诗书润,家因孝友肥。

二雏行展翮,休复愤儒衣。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