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叶高枝倚碧天,半擎霜雪半云烟。
峥嵘未作蛟龙去,要待青青化石年。
蜜叶高枝倚碧天,半擎霜雪半云烟。
峥嵘未作蛟龙去,要待青青化石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以“蜜叶高枝”为开篇,营造出一种高远而清新的意境。诗人通过“倚碧天”这一描述,将植物的形象与广阔的天空相融合,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接着,“半擎霜雪半云烟”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霜雪与云烟的对比,不仅增加了视觉上的冲击力,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峥嵘未作蛟龙去”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植物的生长状态比作蛟龙未展其威,暗含着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未来可能成就的期待。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生命力量的敬畏之情。
最后,“要待青青化石年”,则将时间的概念引入,强调了耐心等待的重要性,以及在漫长岁月中,事物最终会达到其应有的辉煌。这不仅是对植物成长过程的隐喻,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要有耐心,相信时间的力量,终将见证成长与转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时间的流转,蕴含了深刻的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谩省年时醉里诗,便须极意饮金卮。
幸无辛苦输公事,却看风流在水涯。
近世尚夸毗,造诣实终鲜。
徒以言语微,遂谓道昏显。
推行跬步艰,况此继坟典。
狂澜及明兴,愈觉支粗浅。
徒有析理名,竟为粉饰免。
天锡泾野君,特被人文选。
笃行遵诚明,因时表舒卷。
吾道果不绝,觌此脉如线。
见说林居胜,清江绕舍流。
元方登琐闼,小谢隐沧洲。
草茜辰占丽,梧飘岁识秋。
烟霞互吞吐,鸥鹭接飞浮。
日有高轩过,时同静者游。
麈挥山榻冷,棋对竹窗幽。
宝笈通三昧,牙签富九丘。
侧闻能尚志,应不爱封侯。
薇省牵魂梦,萸樽阻唱酬。
讵谙方岳寄,深切庙廊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