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明月珠,乃在碧海南。
下沈无底谷,百仞谁能探。
昔在轩辕世,象罔索龙潭。
少昊徵凤瑞,隋侯感蛇衔。
安知至珍物,翻为薏苡谗。
蛟人卖绡去,勿用泪潸潸。
煌煌明月珠,乃在碧海南。
下沈无底谷,百仞谁能探。
昔在轩辕世,象罔索龙潭。
少昊徵凤瑞,隋侯感蛇衔。
安知至珍物,翻为薏苡谗。
蛟人卖绡去,勿用泪潸潸。
这首诗以“煌煌明月珠”开篇,巧妙地将明珠比作明亮的月亮,形象地描绘出明珠的璀璨夺目。接着,“乃在碧海南”,点明明珠的珍贵所在,暗示其难以寻得。以下几句通过“下沈无底谷,百仞谁能探”表达了寻找明珠的艰难与危险,同时也隐喻了世间珍宝的不易得。
“昔在轩辕世,象罔索龙潭。少昊徵凤瑞,隋侯感蛇衔。”这四句运用典故,分别引用了黄帝时象罔求珠、少昊求凤凰祥瑞、隋侯因蛇衔珠而得明珠的传说,旨在强调明珠的非凡价值和传奇色彩。
“安知至珍物,翻为薏苡谗。”此句转折,借薏苡之误比喻明珠被误解的情况,暗指明珠虽珍贵却可能遭遇不公正的评价或误解,如同薏苡被误认为是珍珠一样。
最后,“蛟人卖绡去,勿用泪潸潸。”诗人以蛟人(传说中能织绡的水族)卖绡为喻,劝告人们不要因为明珠的误解而悲伤,寓意要保持乐观和坚韧,面对误解和困难时不应轻易落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明珠的象征,探讨了珍稀之物的价值、获取的艰难以及遭遇误解的主题,语言含蓄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青柱天门笏。俯群峦、亭亭玉朗,偃霞回蜺。
手撷芙蓉凌石屋,人似盘霄健鹘。
浩唱与、樵风相答。
北去海天浮不尽,指燕关、齐岳摇芒末。
潮紫翠,荡烟色。十干尘事归棋劫。
尽无聊、敲泉煮茗,鼎花沸雪。十二水帘低不捲。
淡碧一层松樾。约梦里,来寻仙迹。
月丽云娇莲掌拓,锦珊湖、飞上罗浮蝶。
河汉影,绕衣活。
搜烟入虚壑,灵草多菌芝。
日霜未相蚀,经秋含绿蕤。
天光细如线,宛转岩隙垂。
翔禽影忽掠,人语虚无吹。
通明达真地,意坦行忘危。
崖藓触巾帽,碎影还扑衣。
径转得平壤,四望空所依。
峰峦尽低俯,不顾流云驰。
窥林见城郭,或疑人民非。
安得驾麋鹿,乔佺共遨嬉。
积磴风箨堆,涩壁水藓痕。
道士已仙去,但守青鹤魂。
雕光不能閟,凿劫先乾坤。
削作匏壶圆,穹盖如覆盆。
古茑铁色瘦,牢繫虞渊根。
蝠翼炯照面,于此衍礽孙。
不擢地脉秀,谁识天象尊?
愿敞玉延宴,挹斗当瑶樽。
人天愁苦接欢乐,自午彻夜声撼城。
城中万炬火云赤,纠缠一气烟海青。
青烟接湖水转白,水光返照山偏明。
山根楼阁半仙鬼,山上松莎杂露星。
露芒忽散星影涩,云气吹来袖微湿。
风浮云去遍六合,远海螭虬正韬蛰。
阴阳岁月中夜分,窈莽湖山两人立。
芒鞋踏地胶烂菌,笑声逼树警栖鹘。
不随羲娥朝玉京,那有琼浆洗毛骨?
陆生袖携三尺箫,平台倚唱阆风谣。
山为振籁江为潮,云开露净星忽高。
置身直向世外世,大梦未醒劳生劳。
苍龙砺角何招摇,东溟霞紫金鸡翱。
开襟共纳春千里,莫使梅花笑鬓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