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柱天门笏。俯群峦、亭亭玉朗,偃霞回蜺。
手撷芙蓉凌石屋,人似盘霄健鹘。
浩唱与、樵风相答。
北去海天浮不尽,指燕关、齐岳摇芒末。
潮紫翠,荡烟色。十干尘事归棋劫。
尽无聊、敲泉煮茗,鼎花沸雪。十二水帘低不捲。
淡碧一层松樾。约梦里,来寻仙迹。
月丽云娇莲掌拓,锦珊湖、飞上罗浮蝶。
河汉影,绕衣活。
青柱天门笏。俯群峦、亭亭玉朗,偃霞回蜺。
手撷芙蓉凌石屋,人似盘霄健鹘。
浩唱与、樵风相答。
北去海天浮不尽,指燕关、齐岳摇芒末。
潮紫翠,荡烟色。十干尘事归棋劫。
尽无聊、敲泉煮茗,鼎花沸雪。十二水帘低不捲。
淡碧一层松樾。约梦里,来寻仙迹。
月丽云娇莲掌拓,锦珊湖、飞上罗浮蝶。
河汉影,绕衣活。
这首诗描绘了登山者的壮志豪情与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诗人以“青柱天门笏”开篇,将山峰比作天门的玉笏,形象地展现了山的高峻与挺拔。接着,“俯群峦、亭亭玉朗,偃霞回蜺”一句,通过俯瞰群山的视角,展现出山峰的高耸与云霞的缭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手撷芙蓉凌石屋,人似盘霄健鹘”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登山者比作在云霄间盘旋的健鹘,手持芙蓉,凌越石屋,既表现了登山者的勇猛与决心,也体现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下来,“浩唱与、樵风相答”一句,通过与山风的对话,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与互动,展现了登山者内心的自由与豁达。
“北去海天浮不尽,指燕关、齐岳摇芒末”描绘了登山者远眺的景象,海天相连,无边无际,燕关、齐岳在远处摇曳,充满了辽阔与神秘感。而“潮紫翠,荡烟色。十干尘事归棋劫”则表达了登山者超越世俗杂务,追求心灵纯净与自由的愿望。
“尽无聊、敲泉煮茗,鼎花沸雪”一句,通过描写登山者在山中煮茶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在自然中的闲适与自在,以及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十二水帘低不捲。淡碧一层松樾”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静谧与清新,水帘低垂,松树掩映,一片淡雅之气。
最后,“约梦里,来寻仙迹。月丽云娇莲掌拓,锦珊湖、飞上罗浮蝶。河汉影,绕衣活”几句,以梦境般的语言,表达了登山者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寄托的美好愿望。整首诗通过对登山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