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愁苦接欢乐,自午彻夜声撼城。
城中万炬火云赤,纠缠一气烟海青。
青烟接湖水转白,水光返照山偏明。
山根楼阁半仙鬼,山上松莎杂露星。
露芒忽散星影涩,云气吹来袖微湿。
风浮云去遍六合,远海螭虬正韬蛰。
阴阳岁月中夜分,窈莽湖山两人立。
芒鞋踏地胶烂菌,笑声逼树警栖鹘。
不随羲娥朝玉京,那有琼浆洗毛骨?
陆生袖携三尺箫,平台倚唱阆风谣。
山为振籁江为潮,云开露净星忽高。
置身直向世外世,大梦未醒劳生劳。
苍龙砺角何招摇,东溟霞紫金鸡翱。
开襟共纳春千里,莫使梅花笑鬓彫。
人天愁苦接欢乐,自午彻夜声撼城。
城中万炬火云赤,纠缠一气烟海青。
青烟接湖水转白,水光返照山偏明。
山根楼阁半仙鬼,山上松莎杂露星。
露芒忽散星影涩,云气吹来袖微湿。
风浮云去遍六合,远海螭虬正韬蛰。
阴阳岁月中夜分,窈莽湖山两人立。
芒鞋踏地胶烂菌,笑声逼树警栖鹘。
不随羲娥朝玉京,那有琼浆洗毛骨?
陆生袖携三尺箫,平台倚唱阆风谣。
山为振籁江为潮,云开露净星忽高。
置身直向世外世,大梦未醒劳生劳。
苍龙砺角何招摇,东溟霞紫金鸡翱。
开襟共纳春千里,莫使梅花笑鬓彫。
此诗描绘了除夕之夜,诗人姚燮与友人陆㙨一同登临吴山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变幻,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人天愁苦接欢乐”,以对比手法开篇,暗示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与宇宙的无常。接着,“自午彻夜声撼城”描绘了夜晚的喧嚣与震撼,仿佛整个城市都被这声音所震动。随后,“城中万炬火云赤”、“青烟接湖水转白”等句子,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出一幅幅动态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活力与变化的世界。
“山根楼阁半仙鬼,山上松莎杂露星”描绘了山间的神秘与幽静,仙鬼与露星交织,增添了诗的奇幻色彩。接下来,“露芒忽散星影涩,云气吹来袖微湿”则展示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云雾缭绕,袖子微湿,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风浮云去遍六合,远海螭虬正韬蛰”描绘了风起云涌,海中的蛟龙正在沉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宁静并存的景象。接着,“阴阳岁月中夜分,窈莽湖山两人立”表达了时间与空间的交融,两人在湖山之间站立,似乎与天地融为一体。
“芒鞋踏地胶烂菌,笑声逼树警栖鹘”描绘了行走与欢笑的场景,笑声穿透树林,惊动了栖息的鸟儿,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最后,“不随羲娥朝玉京,那有琼浆洗毛骨?”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越,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
“陆生袖携三尺箫,平台倚唱阆风谣”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演奏音乐的场景,通过音乐传达情感与思想。接下来,“山为振籁江为潮,云开露净星忽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山川共鸣,云开见月,星光闪烁。
“置身直向世外世,大梦未醒劳生劳”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虽然身处尘世,但内心追求着超脱与自由。最后,“苍龙砺角何招摇,东溟霞紫金鸡翱”以苍龙与金鸡的形象,象征着力量与希望,预示着未来的光明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初心奉道,望功高、仙举超腾碧落。
岁久年深心反复,不觉情迷萦缚。
伏虎铜绳,降龙铁索,系住踏云脚。
难为出路,永沉千丈寥壑。
临危受苦推谁,请无决断,悔恨当初错。
意欲修真名利恼,酒色财气俱著。
家计不成,修行退堕,至死无捞摸。
劝君省悟,免烦两下担阁。
渺渺霜程,问南飞倦翮,因谁憔悴。
万里断云,殷勤寄将残字。
应知顾影西风,梦故国、春花销绮。
怜伊剩、天涯爪雪,鹓鸾还忌。惆怅望烟际。
尽江湖遍历,荒凉如此。叫侣唤群,一样稻粱心瘁。
愁看水涸沙昏,只似雪、芦花衔起。凄异。
岭梅寒、暗思归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