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鞍小憩索胡床,五载重来两鬓霜。
庭下幽花迷蛱蝶,屋头乔木弄笙簧。
棣华喜遂团栾乐,柳絮从教上下狂。
明月浮丘访仙伯,径迷芳草马蹄香。
解鞍小憩索胡床,五载重来两鬓霜。
庭下幽花迷蛱蝶,屋头乔木弄笙簧。
棣华喜遂团栾乐,柳絮从教上下狂。
明月浮丘访仙伯,径迷芳草马蹄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程元凤在黄山同山窗游览时的情景。首句"解鞍小憩索胡床",写诗人卸下鞍鞯,找寻胡床(一种轻便的坐具)稍作休息,流露出旅途的疲惫与惬意。"五载重来两鬓霜"则暗示时光荏苒,五年后再游,诗人已见岁月在鬓发上留下的痕迹。
接下来两句"庭下幽花迷蛱蝶,屋头乔木弄笙簧"通过庭中幽花吸引蝴蝶和屋头乔木上传来的笙簧声,营造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氛围,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和谐交融。
"棣华喜遂团栾乐,柳絮从教上下狂"运用棣华和柳絮的意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团聚的欢乐,以及对柳絮飘飞的随性欣赏,体现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最后两句"明月浮丘访仙伯,径迷芳草马蹄香"以明月、仙伯和芳草马蹄香为背景,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向往仙人般的生活,以及在游玩中迷失于美景,流连忘返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山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宋代文人游历山水的雅兴和对自然的热爱。
津北津南擂巡鼓,三两残鸦不成伍。
鸦背霏霏过山雨,山翠荒寒弄秋妩。
水平天旷无客帆,戍旗微赭云微蓝。
海东早月横疏柳,如此关河柳未堪。
我舟窄篷如矮檐,斜钩一尺芦花帘。
拂帘袂影柳同瘦,那有心情歌采藫?
几声暗角远潮送,千里空江独梦淹。
昔年美人卖春酒,青蛤红鲻媵初韭。
市垣蘼芜黄可怜,乞妇当门坐烹狗。
我行迢递东入河,剩树明花吹晚波。
凉光阔甚知何著,四溆烟声断蟀多。
尔为官家儿,而何破絮无完衣,肤焦骨耸同饿鸡。
当时见尔城南嬉,桃花贴肩纤鹂飞,妙童挟弹行相随。
七尺青鬃骊,尔今胡不骑,尔来道旁踯躅知何为?
尔父不来作官守,道旁黄金非尔有。
尔父无恙今犹存,胡为尔止无屋归无门,使尔飘作他乡魂。
骄风渐催夕,各苦衣裳单。
过天千鸟飞,尽向西南山。
计里问舟子,低首愁瀰漫。
鼓楫腹久枵,筋力疲与残。
脱钱叩村店,市饼慰其餐。
远烟出篝火,木末沈遥峦。
深凉切肤体,噤齿忍已难。
舷窄遮无篷,肩背同簇攒。
好争逆水流,为我兼程殚。
夹溆芦叶丛,渔歌自閒閒。
岂其江湖中,渟止无愁澜。
河长不能短,心短无能长。
将辞语弟子,未语先恻伤。
尔等在平居,饱煖适其常。
寒索棉衣温,饥就炊釜香。
世境有冻饿,此苦曾未尝。
习惰不务勤,沟壑谁应当。
我为尔兄父,敢怨身夷创。
万一转捩穷,孰保中路僵?
矧有头白亲,未出户与堂。
忍使荆棘中,风雨偕踉跄。
老年有深虑,意岂安异乡?
去当顺所欢,慰使愁苦忘。
东流下冉冉,西流交汤汤。
尔等同在途,须知亲久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