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朝拥卷苦淹愁,起拓芦帘倚竹篝。
几阵乱鸦趋暝色,万山残雪拥危楼。
文章不作翀霄凤,身世真如在水鸥。
大冶悬金求朽铁,已无薛烛相吴钩。
终朝拥卷苦淹愁,起拓芦帘倚竹篝。
几阵乱鸦趋暝色,万山残雪拥危楼。
文章不作翀霄凤,身世真如在水鸥。
大冶悬金求朽铁,已无薛烛相吴钩。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首联“终朝拥卷苦淹愁,起拓芦帘倚竹篝”开篇即展现出诗人长时间沉浸在书卷之中,内心充满愁绪的状态,通过“拥卷”、“淹愁”等词,形象地刻画出诗人读书时的专注与内心的沉重。
颔联“几阵乱鸦趋暝色,万山残雪拥危楼”则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色,通过“乱鸦”、“暝色”、“残雪”、“危楼”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苍茫、孤寂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乱鸦的飞动、残雪的覆盖,都与诗人的思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颈联“文章不作翀霄凤,身世真如在水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自我反思。这里,“文章不作翀霄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成就的不满,暗示了他在文学道路上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身世真如在水鸥”则以鸥鸟自比,象征着诗人对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尾联“大冶悬金求朽铁,已无薛烛相吴钩”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朽铁”,表达了对自己才华未被充分发掘的感慨;同时,通过“大冶悬金求朽铁”的典故,寓意着即便才华横溢,也可能遭遇不公或忽视的命运。而“已无薛烛相吴钩”则可能暗指失去了知音或赏识者,使得自己的才华难以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施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探索与质疑,也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