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入幽奇,秋山讶改姿。
徒观无尽藏,胡乃太佳为。
入画筌忘矣,成诗壁勒之。
千章翠云幄,择胜自张移。
步步入幽奇,秋山讶改姿。
徒观无尽藏,胡乃太佳为。
入画筌忘矣,成诗壁勒之。
千章翠云幄,择胜自张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步入万松寺后所感受到的幽静与奇妙,以及对秋山之变姿的惊喜。诗人深入其中,仿佛置身于无尽的画卷之中,却忘记了自己是画中人,最终以诗的形式将这番体验记录下来。
“步步入幽奇”,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神秘与迷人,诗人每一步都踏进了未知与奇妙之中。“秋山讶改姿”,秋天的山峦似乎改变了原有的面貌,给诗人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徒观无尽藏”,诗人感叹于眼前的美景仿佛无穷无尽,令人流连忘返。“胡乃太佳为”,面对如此美景,不禁发出赞叹,为何会有如此美妙的景象存在?
“入画筌忘矣”,诗人沉浸在美景之中,忘记了自己是在创作一幅画,完全融入了自然之中。“成诗壁勒之”,最终,诗人将这份感受凝结成诗,刻在了墙壁之上,供后人欣赏与品味。“千章翠云幄”,千株松树如同翠绿的云帐,遮天蔽日,营造出一片清凉的世界。“择胜自张移”,诗人选择在此地驻足,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他让路,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整首诗通过对万松寺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通过“步步入幽奇”到“择胜自张移”的过程,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在艺术创作中的自由与创新精神。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