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会寺别雪公买舟同舍弟皋儿自十字港抵沙港唐堰唤渡过兰江道中得五章·其四》
《海会寺别雪公买舟同舍弟皋儿自十字港抵沙港唐堰唤渡过兰江道中得五章·其四》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骄风渐催夕,各苦衣裳单。

过天千鸟飞,尽向西南山。

计里问舟子,低首愁瀰漫。

鼓楫腹久枵,筋力疲与残。

脱钱叩村店,市饼慰其餐。

远烟出篝火,木末沈遥峦。

深凉切肤体,噤齿忍已难。

舷窄遮无篷,肩背同簇攒。

好争逆水流,为我兼程殚。

夹溆芦叶丛,渔歌自閒閒。

岂其江湖中,渟止无愁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壮丽。

首句“骄风渐催夕”,描绘了傍晚时分,狂风渐渐催促着日落,预示着夜晚的来临。接着“各苦衣裳单”一句,点明了天气的寒冷,人们在这样的天气下感到格外的不适。

“过天千鸟飞,尽向西南山。”描述了天空中成千上万的鸟儿飞向西南的山岭,这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知的探索。

“计里问舟子,低首愁瀰漫。”诗人询问船夫路程,心中充满了忧虑和迷茫。接下来“鼓楫腹久枵,筋力疲与残。”描述了长时间划桨,肚子空空如也,身体疲惫不堪的情景。

“脱钱叩村店,市饼慰其餐。”诗人拿出钱来,在村庄的小店里购买食物,以缓解饥饿。这一细节体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生活的朴素。

“远烟出篝火,木末沈遥峦。”远处升起的炊烟,篝火的光芒,以及木林尽头沉寂的山峦,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

“深凉切肤体,噤齿忍已难。”深秋的寒意穿透肌肤,牙齿因寒冷而紧咬,难以忍受。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寒冷的威力。

“舷窄遮无篷,肩背同簇攒。”船只狭窄,没有遮蔽,人们肩并肩,紧紧地挤在一起。这一场景体现了旅途的拥挤与不便。

“好争逆水流,为我兼程殚。”为了赶路,人们争先恐后地逆流而上,竭尽全力。这一句表现了旅途中的紧迫感和人们的坚韧精神。

“夹溆芦叶丛,渔歌自閒閒。”河岸两旁芦苇丛生,渔夫的歌声悠扬,显得宁静而自在。这一画面与前面的紧张形成了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

“岂其江湖中,渟止无愁澜。”即使在江湖之中,也能找到平静,无需忧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豁达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乐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壮丽,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七夕感兴二首·其一

家家欢笑迓星期,我辈相邀只酒卮。

矫俗何须标犊鼻,甘愚不解候蛛丝。

新秋光彩月来处,半夜清凉风起时。

一曲玉箫尘外意,此音除是鹤仙知。

(0)

次韵史宰贺受荐

玉立青规照眼新,封侯端合踵平津。

公车久满三千牍,属国犹淹十九春。

一睹雉驯知善政,双飞鹗荐爨陈人。

焦桐会有知音在,未必终为爨下薪。

(0)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其十

储潭初发未朝餐,一日经行十八滩。

不似来时推不进,吟诗把酒傲惊湍。

(0)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其八

闻道春江潋滟时,滩平如掌棹如飞。

何时满却葵丘戍,流水桃花送客归。

(0)

哀通人俘虏二首·其二

见雁南飞欲寄音,裂衣刳血写乡心。

书成刬地添惆怅,又恐无人射上林。

(0)

大梅山

梅子青黄几烟雨,荷衣零落又秋风。

松花满地无人食,粥鼓斋鱼两寺中。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