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风渐催夕,各苦衣裳单。
过天千鸟飞,尽向西南山。
计里问舟子,低首愁瀰漫。
鼓楫腹久枵,筋力疲与残。
脱钱叩村店,市饼慰其餐。
远烟出篝火,木末沈遥峦。
深凉切肤体,噤齿忍已难。
舷窄遮无篷,肩背同簇攒。
好争逆水流,为我兼程殚。
夹溆芦叶丛,渔歌自閒閒。
岂其江湖中,渟止无愁澜。
骄风渐催夕,各苦衣裳单。
过天千鸟飞,尽向西南山。
计里问舟子,低首愁瀰漫。
鼓楫腹久枵,筋力疲与残。
脱钱叩村店,市饼慰其餐。
远烟出篝火,木末沈遥峦。
深凉切肤体,噤齿忍已难。
舷窄遮无篷,肩背同簇攒。
好争逆水流,为我兼程殚。
夹溆芦叶丛,渔歌自閒閒。
岂其江湖中,渟止无愁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壮丽。
首句“骄风渐催夕”,描绘了傍晚时分,狂风渐渐催促着日落,预示着夜晚的来临。接着“各苦衣裳单”一句,点明了天气的寒冷,人们在这样的天气下感到格外的不适。
“过天千鸟飞,尽向西南山。”描述了天空中成千上万的鸟儿飞向西南的山岭,这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知的探索。
“计里问舟子,低首愁瀰漫。”诗人询问船夫路程,心中充满了忧虑和迷茫。接下来“鼓楫腹久枵,筋力疲与残。”描述了长时间划桨,肚子空空如也,身体疲惫不堪的情景。
“脱钱叩村店,市饼慰其餐。”诗人拿出钱来,在村庄的小店里购买食物,以缓解饥饿。这一细节体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生活的朴素。
“远烟出篝火,木末沈遥峦。”远处升起的炊烟,篝火的光芒,以及木林尽头沉寂的山峦,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
“深凉切肤体,噤齿忍已难。”深秋的寒意穿透肌肤,牙齿因寒冷而紧咬,难以忍受。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寒冷的威力。
“舷窄遮无篷,肩背同簇攒。”船只狭窄,没有遮蔽,人们肩并肩,紧紧地挤在一起。这一场景体现了旅途的拥挤与不便。
“好争逆水流,为我兼程殚。”为了赶路,人们争先恐后地逆流而上,竭尽全力。这一句表现了旅途中的紧迫感和人们的坚韧精神。
“夹溆芦叶丛,渔歌自閒閒。”河岸两旁芦苇丛生,渔夫的歌声悠扬,显得宁静而自在。这一画面与前面的紧张形成了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
“岂其江湖中,渟止无愁澜。”即使在江湖之中,也能找到平静,无需忧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豁达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乐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壮丽,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