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其二越溪艳色》
《临江仙·其二越溪艳色》全文
清 / 钱孟钿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一片若耶溪水,春风洗净铅华。苧萝西去那人家。

淡烟笼薄雾,新绿衬啼鸦。

惆怅苏台麋鹿,凄凉吴苑莺花。浪传曾泛五湖槎。

青台明月夜,冷落旧云霞。

(0)
鉴赏

这首《临江仙》(其二)以“越溪艳色”为主题,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柔美画卷。钱孟钿以细腻的笔触,将若耶溪的春景与历史人物的痕迹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一片若耶溪水,春风洗净铅华”,开篇即点明地点与季节,若耶溪在春风的洗涤下,仿佛洗去了尘世的铅华,展现出自然界的纯净与生机。这里的“铅华”不仅指自然界的尘埃,也暗喻了世俗的繁华与喧嚣,在春风的吹拂下得以净化。

接着,“苧萝西去那人家”一句,引入了古代美女西施的故事背景,西施曾在若耶溪边浣纱,此处借用了“苧萝”这一典故,暗示了溪边曾经居住过美丽的女子,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淡烟笼薄雾,新绿衬啼鸦”描绘了一幅朦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淡淡的烟雾笼罩着薄薄的雾气,新长的绿叶映衬着啼叫的乌鸦,这样的景象既宁静又略显寂寥,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转与岁月的变迁。

“惆怅苏台麋鹿,凄凉吴苑莺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目光转向了历史上的苏州台和吴苑,这里曾是繁华之地,如今却只剩下麋鹿漫步和莺花凋零,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衰败的感慨。

最后,“浪传曾泛五湖槎。青台明月夜,冷落旧云霞”以“五湖槎”的传说作为结尾,暗示了历史的流转与世事的无常。青台明月之夜,旧日的云霞已不再,只有冷落的景象在提醒着人们,曾经的辉煌与繁华终将成为过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钱孟钿
朝代:清

钱孟钿,字冠之,号浣青,武进人。尚书、谥文敏维城女,巡道崔龙见室。有《浣青诗草》、《鸣秋合籁集》。
猜你喜欢

寄家兄

斗禄驱驰惊岁晚,世涂龃龉奈时何。

也知犬马犹能养,自恨田园苦不多。

儿女近来浑长浪,弟兄何事尚奔波。

横塘卜筑今应好,试为频频理钓蓑。

(0)

和唐知府宗博·其二

了无声价继三豪,敢叹崎岖世路劳。

纶阁文书惭润色,琳宫香火想焄蒿。

鲲鹏变化谁能料,燕雀飞翻自不高。

松竹虽无三径在,长歌归去也如陶。

(0)

次韵周共叔五首·其一

问学探前圣,声名自妙年。

何疑待价玉,却计买山钱。

北极云垂地,西江水接天。

扁舟如有约,吾亦赋归田。

(0)

田家书事

路入铜鞮草木幽,不堪陇水断肠流。

稍逢烟火人家住,似有桑麻场圃秋。

生理艰难何所乐,石田辛苦若为收。

天公长与丰年好,安得仁人每问牛。

(0)

再和

吾君如汤仁,常为无灾惧。

一夫恐不获,贸贸悲辑屦。

二斗东南忧,诏书走晨暮。

陈陈发囷廪,粒食不待诉。

知公经纶手,故以民社付。

汪然叔度陂,不见伟节怒。

德星所临次,民瘼消朽蠹。

祝祠往无愧,飞雨来半路。

耕犁及二麦,浸灌休老圃。

何人执笔书,为瑞非虚语。

应言颍川凤,未要猫相乳。

益欣狱讼少,三尺略细故。

丞掾从歌呼,讴谣入章句。

谢公未赋归,赤子犹待哺。

(0)

题临漳台·其一

银河一派接天来,碧玉千峰照眼开。

我欲乘槎访仙去,却疑身巳在蓬莱。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