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泰山四首·其二》
《登泰山四首·其二》全文
清 / 洪繻   形式: 古风

庐阜有高峰,四溃皆奇特。

灵境变幻间,一峰藏千亿。

探奇心未餍,复到泰山侧。

泰山层层高,别肇神仙域。

直上五十盘,凌霄去不息。

飞泉五千仞,山头惟一滴。

满山柏戴云,悬磴松生石。

秦、汉皆后来,云物万古积。

石闾对介邱,天府西东辟。

绝顶濛濛间,青旻连青壁。

真人御风行,去天不盈尺。

俯视山半云,雷声出山腋。

朝登日观峰,沧海扶桑色。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攀登泰山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首句“庐阜有高峰,四溃皆奇特”以庐山之峰起兴,引出对泰山独特魅力的赞美。接着“灵境变幻间,一峰藏千亿”描绘了泰山神秘莫测的自然景观,仿佛每一座山峰都蕴含着千变万化的灵性。

“探奇心未餍,复到泰山侧”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的渴望,即使已经领略了泰山的壮美,仍欲再次深入探寻。接下来的“泰山层层高,别肇神仙域”则将泰山描绘为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仿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直上五十盘,凌霄去不息”展现了攀登过程的艰辛与决心,五十盘的攀登仿佛永无止境,象征着追求卓越的精神。而“飞泉五千仞,山头惟一滴”则通过瀑布的壮观与细微,对比出自然界的宏大与细腻。

“满山柏戴云,悬磴松生石”描绘了泰山的植被与地貌,满山的柏树与云雾交织,悬空的石阶旁松树生长,展现出泰山独特的自然风貌。最后,“秦、汉皆后来,云物万古积”强调了泰山的历史悠久与自然景观的永恒。

“石闾对介邱,天府西东辟”进一步描绘了泰山的地理特征与神秘氛围,仿佛是通往天界的门户。而“绝顶濛濛间,青旻连青壁”则以绝顶的朦胧景象,衬托出天空与山壁的连通,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真人御风行,去天不盈尺”则通过神话般的描述,表达了对泰山之巅的向往与追求,仿佛真正的仙人能够自由地在空中飞翔,距离天空仅有一尺之遥。最后“俯视山半云,雷声出山腋”描绘了从山顶俯瞰山腰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雷声从山腹中传出的震撼,增添了泰山的神秘与壮丽。

“朝登日观峰,沧海扶桑色”则是对诗人清晨登山,站在日观峰上,看到东方大海与初升太阳的颜色的描写,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与希望的光芒。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超越平凡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洪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与部使同游司空山

王官身已达,所悦多纷华。

区区朝与市,轻暖事穷奢。

我公味冲澹,止乐山水嘉。

肩舆靡厌寻,谢兴无津涯。

杖藜适意游,野径穿迂斜。

回忆挂冠时,息此避喧哗。

骨相有神仙,得道成全家。

遗迹富览观,高步淩烟霞。

静中白日长,玉宇清风赊。

睹兹神圣迹,喟然兴叹嗟。

(0)

念奴娇.寿朋友

雪罗初试,过赐衣时节,才三四日。

记得延陵公子宅,麟角当年新绂。

半刺名家,一经奥学,是青云人物。

如何华发,蒲轮未聘遗逸。

问讯怨鹤惊猿,不妨俱隐,且逍遥丈室。

有子传家经可教,况有东皋种秫。

醉里乾坤,闲中日月,便是长生术。

瑶池宴后,剩看几度桃实。

(0)

寿王通判五首·其二

仙都仙子锦云裳,手授长生不死方。

观惠春风今几度,童颜不改只刘郎。

(0)

和陶停云·其一

渊明抱节,不渝风雨。为米折腰,颇厌艰阻。

归卧柴桑,孤松独抚。希踪前贤,寤寐倾伫。

(0)

赠萧守·其一

一代簪绅仰老成,天生贤德佐升平。

庆传八叶源流远,气禀三秋表里清。

蚤戴豸冠居宪府,旋持荷橐直承明。

祇今名德如公少,宁久淹留海上城。

(0)

和陶形赠影

吁嗟汝依我,自有此身时。

跬步不相舍,皆随我所之。

使汝动必正,端本皆在兹。

念我已衰老,自知死有期。

行且与汝别,此心宁不思。

但我不畏死,亦耻涕涟洏。

且把一樽酒,话别汝莫疑。

渊明甫中寿,已作挽歌辞。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