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停云·其一》
《和陶停云·其一》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四言诗

渊明抱节,不渝风雨。为米折腰,颇厌艰阻。

归卧柴桑,孤松独抚。希踪前贤,寤寐倾伫。

(0)
注释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抱节:坚守节操,保持高尚情操。
渝:改变,违背。
风雨: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变故。
为米折腰:形容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屈服。
颇:相当,非常。
厌:厌恶,厌倦。
艰阻:艰难困阻。
归卧:归隐,退隐。
柴桑: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陶渊明曾在此居住。
孤松:象征坚韧独立的人格。
独抚:独自抚摸,表达孤独与坚守。
希踪:仰慕,追寻。
前贤:指古代有德行或成就的人。
寤寐:醒着或睡着,日夜思念。
倾伫:倾心期待,长久地站立等待。
翻译
陶渊明坚守节操,无论风雨都不改变。
为了生计低头屈服于官职,他非常厌倦艰难困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和陶停云(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古贤渊明抱节不变的崇敬之情,并通过自身的处境与之产生共鸣。

“渊明抱节,不渝风雨。”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所仰慕的对象——那些在任何困难和逆境中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的人。这里的“渊明”指的是古代的贤者,而“不渝风雨”则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坚贞不屈的品格。

“为米折腰,颇厌艰阻。”诗人通过自况,描述自己为了生活所迫而劳碌奔波的情状。“为米折腰”意味着因为赚取仅够糊口的钱财而身心俱疲,而“颇厌艰阻”则表达了对这种艰难困苦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厌倦。

“归卧柴桑,孤松独抚。”此句描绘了诗人归家后在简陋的居所中仰望着孤零零的松树,手抚其上,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情感寄托和内心的寂寞。

“希踪前贤,寤寐倾伫。”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者的向往之情,以及在梦寐之间也难以自拔地沉浸于对他们的追思中。这里的“希踪”意味着希望能跟随或达到古贤的境界,“寤寐倾伫”则形象地表现了这种向往之情即便是在梦中也不愿摆脱。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己艰难的现实与古代贤者崇高的节操,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满和超越自我的渴望。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次韵刘希颜感怀二首·其一

春光垂老日,北骑欲归时。

王气如三捷,欢声定四驰。

山河还旧贯,草木有馀悲。

拟颂中兴业,孤忠只自知。

(0)

代上折枢彦质生朝二首·其二

秋水为神吉梦随,上公冠佩俨朝仪。

风云感遇千龄会,日月依光四海知。

笔阵词锋明藻色,龙韬豹略系安危。

顽金从此归炉锤,岁岁门阑献寿诗。

(0)

句·其二

有心待搦月中兔,更向白云头上飞。

(0)

拟归田园·其三

所居极幽深,事简人迹稀。

乘兴或登山,兴尽辄复归。

芝朮足吾粮,薜萝富吾衣。

一生澹无营,百事不我违。

(0)

三月十一日不出

老罢慵人事,柴门尽日扃。

春江入幽想,夜雨涨前汀。

何日当晴霁,西山云眇冥。

江头无限好,见说柳深青。

(0)

论语绝句·其八

于时舍瑟方铿尔,岂意吾师亦喟然。

此际风流人不识,只应潇洒得心传。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