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上折枢彦质生朝二首·其二》
《代上折枢彦质生朝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水为神吉梦随,上公冠佩俨朝仪。

风云感遇千龄会,日月依光四海知。

笔阵词锋明藻色,龙韬豹略系安危。

顽金从此归炉锤,岁岁门阑献寿诗。

(0)
注释
秋水:秋天的流水,比喻清澈或深沉的智慧。
吉梦:吉祥的梦境,象征好运。
上公:高级官员。
朝仪:朝廷的礼仪制度。
风云感遇:风云际会,喻指时机和命运的交汇。
千龄会:千年盛会,寓意历史的重要时刻。
龙韬豹略:古代兵书,比喻深奥的策略。
安危: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顽金:坚硬的金属,比喻才华或意志。
炉锤:比喻磨炼和考验。
岁岁:每年。
门阑:门庭,代指家庭或居所。
寿诗:祝寿的诗歌。
翻译
秋天的流水如神灵般引领吉祥梦境,高官们穿戴整齐遵循朝廷礼仪。
风云际会,千年盛会,日月光辉照耀四方,显赫名声与国家安危相连。
文章如笔阵锐利,辞藻鲜明,深藏谋略关乎国家兴衰。
坚硬如顽金也将接受磨砺,每年岁末,门庭献上祝寿的诗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名为《代上折枢彦质生朝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吉梦的描述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秋水为神吉梦随,上公冠佩俨朝仪。”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吉祥的梦境,秋天的水如同神明一般,伴随着吉利的梦境。上公可能指的是尊贵的人物,他们戴着华丽的冠冕,佩带着庄重的朝服,展现出一种仪表堂堂的样子。

“风云感遇千龄会,日月依光四海知。” 这两句则是对历史与自然的联结。风云之间有所感应,似乎预示着某种千年难逢的机缘。日月之光遍布四海,让人明白天地间的广大和深远。

“笔阵词锋明藻色,龙韬豹略系安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与国家安危的关联。笔下生花,文辞如同剑戟一般锋利,能够映衬出鲜明的藻色(美好的事物)。龙韬豹略则是比喻高超的文学才能,可以系住国家的安危。

“顽金从此归炉锤,岁岁门阑献寿诗。” 最后两句写的是将不再使用的旧金饰送回熔炉重新锻造,以及每年春节之际,在家门口呈上祝福长寿的诗篇。这里可能隐含着对新生与更新、对个人的希望和国家繁荣的美好愿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吉梦、历史机缘、文学艺术以及个人对国家的关切,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寄邓升仲作四首·其二

五载寒灯对掩扉,烟花风月几曾离。

那堪动隔经旬别,泪尽南窗苦竹枝。

(0)

圆珠积翠

西北多灵蕴,圆珠独献奇。

青葱满地绣,错落一天机。

明月光犹动,春风色更姿。

□□□二美,时可应昌期。

(0)

二帝子读书处·其二

当年拔宅同飞去,帝子何因尚有台。

若道神仙非住世,遗弓堕履总堪哀。

(0)

戊寅七夕同诸子酌松风阁分赋六首是月霖雨经旬·其五得添字

常年疏雨点湘帘,尽道天孙别泪沾。

可是翻盆江汉满,今年离恨许多添。

(0)

竹枝词·其一

欢爱莲花紫艳妆,侬爱莲花白雪光。

一夜东风吹雨急,虽同落地各衣裳。

(0)

病中雨夜寄悯茎上人二首·其二

永夜禅心寂似冰,未须善识为传灯。

漏残无耐穿窗雨,拈韵题诗寄老僧。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