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西北望,兵火几家残。
白发高堂暮,青天行路难。
千金弹铗尽,万马渡江寒。
故老知多少,新亭洒泪看。
秣陵西北望,兵火几家残。
白发高堂暮,青天行路难。
千金弹铗尽,万马渡江寒。
故老知多少,新亭洒泪看。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之后的凄凉景象与人物的悲苦心情。首句“秣陵西北望”,点明地点,暗示诗人站在秣陵(今南京)西北眺望,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远眺的视角和历史的纵深感。接着,“兵火几家残”一句,直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毁灭,残破的家园、凋零的人烟,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白发高堂暮”描绘了一幅苍老夫妇在黄昏时分的孤独画面,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高堂则暗示着家庭的支柱,暮字则强调时间的紧迫和生命的脆弱,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表达了对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哀悼。
“青天行路难”一句,以“青天”象征和平与希望,而“行路难”则反映了人们在战乱中艰难求生的现实,同时也暗含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千金弹铗尽,万马渡江寒”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战争的浩大与残酷。千金弹铗,意味着财富与尊严的丧失;万马渡江寒,则描绘了大规模军队行动的壮阔场景,同时也暗示了寒冷的天气和人心的寒冷,象征着战争的无情。
“故老知多少,新亭洒泪看”结尾两句,借用了新亭对泣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故老知多少,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失去亲人的哀悼;新亭洒泪看,则是面对现实的痛苦与无力感,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后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具有深刻的历史反思和人文关怀。
勾芒御春正,衡纪运玉琼。
明庶起祥春,和气翕来征。
庆云荫八极,甘寸润四坰。
昊天降灵泽,朝日耀华精。
嘉苗布原野,百卉敷时荣。
鸠鹊与鹂黄,间关相和鸣。
菉萍覆灵沼,香花扬芳馨。
春游诚可乐,感此曰日倾。
休否有终极,落叶思本茎。
临川悲游者,节变动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