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亦襄阳隐,山民是小庞。
田园无素业,烟水是炎邦。
汉月悬铜柱,蛮花扑玉缸。
荔枝归献好,贤父望三泷。
君亦襄阳隐,山民是小庞。
田园无素业,烟水是炎邦。
汉月悬铜柱,蛮花扑玉缸。
荔枝归献好,贤父望三泷。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襄阳隐士与友人徐子卿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与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联“君亦襄阳隐,山民是小庞”以“襄阳隐”点出友人的身份,暗示其隐逸的生活态度,而“山民是小庞”则以“小庞”这一典故,巧妙地将友人与历史上的隐士庞统相联系,增添了诗的历史文化底蕴。
颔联“田园无素业,烟水是炎邦”描绘了友人生活的环境,田园虽无固定的生计,但烟波浩渺的江水却成了他精神的归宿,体现了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颈联“汉月悬铜柱,蛮花扑玉缸”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汉月”与“蛮花”、“铜柱”与“玉缸”相对照,既展现了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也寓意着友人性格的刚柔并济,以及生活态度的高雅与质朴。
尾联“荔枝归献好,贤父望三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祝愿,希望友人能带回美味的荔枝作为礼物,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父亲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安全归来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赐书能记,论才华、岂丑中郎之女。
不放龙门,成谤史、留得班昭何取。
一种伤心,几番隐恨,诗在谁怜汝。
桃花庙侧,试拉息妫同语。
可惜今古佳人,泰山一死,天不寻常许。
我过明妃,青冢畔、著帽黄沙如雨。
霜压盘雕,风吹病马,出塞悲行旅。
亏他银甲,边声细细弹与。
记年时。试凌波步屧,常自惜春迟。
雁去西风,猿啼夜月,幽恨传遍江蓠。
渐开到、红兰碧芷,费几许、花叶琢新诗。
露白空舟,峰青雾拥,那解相思。
肠断懊侬重唱,只潇湘意浅,不系蘋丝。
绿树寒帘,黄金解佩,心事都怕人知。
忍偷换、珍珠密约,便缄泪、何处更通辞。
剩有菱花镜中,画取空枝。
叶矗春纤,苞团玉洁,酝得冰心如许。
吹气难胜,扶头有恨,小试凌波微步。
不识东风态,天寒无语。
也应独立消魂,人间何事尘污。可是前生瑶侣。
恁量水添香,换他妩媚。
暂启重帘,绮钱低映,留得银蟾来驻。
还惜亭亭影,怕清绝、无人为主。
历历星霜,持裙莫便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