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矗春纤,苞团玉洁,酝得冰心如许。
吹气难胜,扶头有恨,小试凌波微步。
不识东风态,天寒无语。
也应独立消魂,人间何事尘污。可是前生瑶侣。
恁量水添香,换他妩媚。
暂启重帘,绮钱低映,留得银蟾来驻。
还惜亭亭影,怕清绝、无人为主。
历历星霜,持裙莫便归去。
叶矗春纤,苞团玉洁,酝得冰心如许。
吹气难胜,扶头有恨,小试凌波微步。
不识东风态,天寒无语。
也应独立消魂,人间何事尘污。可是前生瑶侣。
恁量水添香,换他妩媚。
暂启重帘,绮钱低映,留得银蟾来驻。
还惜亭亭影,怕清绝、无人为主。
历历星霜,持裙莫便归去。
这首《探春慢》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花苞初绽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美感。
“叶矗春纤,苞团玉洁”,开篇即以“矗”字形容新叶挺拔,以“玉洁”形容花苞的纯净与洁白,营造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接着,“酝得冰心如许”一句,将花苞比作蕴含着冰清玉洁之心,进一步强调其高雅与纯洁。
“吹气难胜,扶头有恨,小试凌波微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苞以情感,仿佛它在轻风中微微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心中的忧愁与渴望。这一段描绘了花苞在春风吹拂下的动态美,充满了生动与活力。
“不识东风态,天寒无语”,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花苞置于自然环境之中,通过“不识东风态”的描述,暗示花苞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适应,同时也表现出其在寒冷天气中的沉默与等待。这一句既表现了花苞的坚韧,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也应独立消魂,人间何事尘污”,诗人借花苞之口,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感慨,以及对纯洁美好事物被尘世玷污的忧虑。这一句情感深沉,引人深思。
“可是前生瑶侣,恁量水添香,换他妩媚”,此处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想象花苞与前生的瑶池伴侣相遇,通过“量水添香”来增加其魅力,展现了花苞在理想情境下的美丽与诱惑力。
“暂启重帘,绮钱低映,留得银蟾来驻”,这一段描绘了花苞在月光下绽放的场景,通过“绮钱低映”、“银蟾来驻”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还惜亭亭影,怕清绝、无人为主”,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花苞独处时的怜惜之情,担心其清绝之美无人欣赏,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寂寞与孤独感。
整体而言,《探春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花苞的美丽与情感,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价值的佳作。
明器夜为人,幽宫尽婚婿。
此事容有之,要非是常纪。
尝闻掘冢徒,自言习见鬼。
齿骨满百年,比次作泥委。
水银筑长河,鱼膏灯玉几。
苦作沙丘仪,未免劫时毁。
客有明月珠,一夕失所在。
黄金饰椟箱,洵美亦何济。
二十年前转眼事,忆共郎君醉城市。
阿母烹鸡续夜筵,夜深烛短天如水。
我母当时亦不嗔,郎君过我亦主人。
两家酣醉无日夜,坛愁瓮怨杯生菌。
只今白首二十载,我母不在尔母在。
八十重逢生日来,双扉况复门庭改。
我今破网未番然,两翅犹在弹丸边。
郎君长寄书一纸,阿母多应赞一言。
上寿谁人姓张者,图里萱花长不谢。
阿母但办好齿牙,百岁筵前嚼甘蔗。
张公当时骑白雀,下与高皇共斟酌。
一从九鼎向幽燕,碧坛空锁琉璃斫。
古松旧柏黑成迷,绿瓦从中一雉飞。
扬雄不得陪郊祀,空忆当年执戟时。
龙驹远自施罗来,开平已死无人骑。
却付羽林谁健儿,压沙五石缓其蹄。
真人雄心老更雄,月中自控赴斋宫。
四十八卫万马中,一尘不动五里风。
黄柏太苦蔗太甘,盛时文字忌新尖。
当时作颂卑枚马,付与金华宋景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