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探春慢》
《探春慢》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探春慢

叶矗春纤,苞团玉洁,酝得冰心如许。

吹气难胜,扶头有恨,小试凌波微步。

不识东风态,天寒无语。

也应独立消魂,人间何事尘污。可是前生瑶侣。

恁量水添香,换他妩媚。

暂启重帘,绮钱低映,留得银蟾来驻。

还惜亭亭影,怕清绝、无人为主。

历历星霜,持裙莫便归去。

(0)
鉴赏

这首《探春慢》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花苞初绽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美感。

“叶矗春纤,苞团玉洁”,开篇即以“矗”字形容新叶挺拔,以“玉洁”形容花苞的纯净与洁白,营造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接着,“酝得冰心如许”一句,将花苞比作蕴含着冰清玉洁之心,进一步强调其高雅与纯洁。

“吹气难胜,扶头有恨,小试凌波微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苞以情感,仿佛它在轻风中微微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心中的忧愁与渴望。这一段描绘了花苞在春风吹拂下的动态美,充满了生动与活力。

“不识东风态,天寒无语”,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花苞置于自然环境之中,通过“不识东风态”的描述,暗示花苞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适应,同时也表现出其在寒冷天气中的沉默与等待。这一句既表现了花苞的坚韧,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也应独立消魂,人间何事尘污”,诗人借花苞之口,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感慨,以及对纯洁美好事物被尘世玷污的忧虑。这一句情感深沉,引人深思。

“可是前生瑶侣,恁量水添香,换他妩媚”,此处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想象花苞与前生的瑶池伴侣相遇,通过“量水添香”来增加其魅力,展现了花苞在理想情境下的美丽与诱惑力。

“暂启重帘,绮钱低映,留得银蟾来驻”,这一段描绘了花苞在月光下绽放的场景,通过“绮钱低映”、“银蟾来驻”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还惜亭亭影,怕清绝、无人为主”,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花苞独处时的怜惜之情,担心其清绝之美无人欣赏,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寂寞与孤独感。

整体而言,《探春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花苞的美丽与情感,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价值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郭恕先为富人子作风鸢图偿平生酒肉之饷富人

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
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

(0)

入燕三首

董生抱利器,郁郁走燕赵。
贱子亦何能,飘然来远道。
行止本无常,譬彼云中鸟。
朝饮西园池,暮宿北林杪。
感事复怀人,生年苦不早。
欲吊望诸君,迹陈知者少。
垂首默无言,春风秀芳草。
¤

(0)

治冢二首

明器夜为人,幽宫尽婚婿。
此事容有之,要非是常纪。
尝闻掘冢徒,自言习见鬼。
齿骨满百年,比次作泥委。
水银筑长河,鱼膏灯玉几。
苦作沙丘仪,未免劫时毁。
客有明月珠,一夕失所在。
黄金饰椟箱,洵美亦何济。

(0)

赋得百岁宣花为某母寿

二十年前转眼事,忆共郎君醉城市。
阿母烹鸡续夜筵,夜深烛短天如水。
我母当时亦不嗔,郎君过我亦主人。
两家酣醉无日夜,坛愁瓮怨杯生菌。
只今白首二十载,我母不在尔母在。
八十重逢生日来,双扉况复门庭改。
我今破网未番然,两翅犹在弹丸边。
郎君长寄书一纸,阿母多应赞一言。
上寿谁人姓张者,图里萱花长不谢。
阿母但办好齿牙,百岁筵前嚼甘蔗。

(0)

宴游烂柯山四首

群凶万队一时平,沧海无波岭瘴清。
帐下共推擒虎将,江南只数义乌兵。

(0)

天坛(高皇乘此马夕月,今误用之为郊。白雀

张公当时骑白雀,下与高皇共斟酌。
一从九鼎向幽燕,碧坛空锁琉璃斫。
古松旧柏黑成迷,绿瓦从中一雉飞。
扬雄不得陪郊祀,空忆当年执戟时。
龙驹远自施罗来,开平已死无人骑。
却付羽林谁健儿,压沙五石缓其蹄。
真人雄心老更雄,月中自控赴斋宫。
四十八卫万马中,一尘不动五里风。
黄柏太苦蔗太甘,盛时文字忌新尖。
当时作颂卑枚马,付与金华宋景濂。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