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弦作神仙,一曲海风凉。
多少枫林叶,无声到夕阳。
轩窗苔藓冷,衫袖苾刍香。
琴外无山水,相留此石床。
挥弦作神仙,一曲海风凉。
多少枫林叶,无声到夕阳。
轩窗苔藓冷,衫袖苾刍香。
琴外无山水,相留此石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诗人通过“挥弦作神仙”这一句,巧妙地将弹琴与超凡脱俗的境界联系起来,仿佛琴声能引领人进入仙境。接着,“一曲海风凉”不仅展现了音乐的清凉感,也暗示了琴声能带来心灵的宁静与清凉。
“多少枫林叶,无声到夕阳”一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枫林叶的繁茂与琴声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音乐的感染力和深远影响,即使在日落时分,那无形的琴声仍能回荡在心中,直至夜幕降临。
“轩窗苔藓冷,衫袖苾刍香”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禅意。苔藓覆盖的窗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静谧;而“衫袖苾刍香”,则可能是指僧侣的衣物中散发出的草木香气,或是某种宗教仪式后的余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最后,“琴外无山水,相留此石床”表达了琴声超越了物质世界,仿佛连山水都不存在,只有琴声与石床相伴,暗示了音乐能触及心灵深处,带来一种超然物外的体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听琴时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以及音乐对心灵的深刻影响。
长风将佳月,万里到此堂。
天游本无待,邂逅今夕凉。
北窗旧竹短,南窗新竹长。
此君本无心,风月不相忘。
道人方燕坐,万物凝清光。
不独揖霜雪,似闻笙鹤翔。
乃知一念静,可洗千劫忙。
明当携曲生,往问安心方。
古镇易为客,了身一篮舆。
贪游八关寺,忘却子公书。
青青天气肃,澹澹春意初。
东风经古池,满面生纡馀。
卯申缚壮士,人世信少娱。
时来照兹水,点检鬓与须。
日暮登古原,微白见远墟。
念我遂初赋,徘徊月生裾。
悠悠不同抱,悄悄就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