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全文
南北朝 / 谢灵运   形式: 古风

絺绤虽凄其,授衣尚未至。

感节良已深,怀古亦云思。

不有千里棹,孰申百代意。

远协尚子心,遥得许生计。

既及泠风善,又即秋水驶。

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

景夕群物清,对玩咸可憙。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谢灵运所作的《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初到新安江至桐庐口的旅途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絺绤虽凄其,授衣尚未至”描绘了初冬时节,寒气逼人,但还未到穿棉衣的季节,以衣物的薄厚变化来暗示季节的更替,引出下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感节良已深,怀古亦云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同时联想到历史的深远,引发了对古代的追思。

“不有千里棹,孰申百代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和历史的向往,希望借助长舟穿越千里的路程,传达百代以来的情感与思想。

“远协尚子心,遥得许生计”进一步深化了对远方和历史的渴望,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的心愿相联系,寻求共鸣。

“既及泠风善,又即秋水驶”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泠风善与秋水驶,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寓意着旅途的顺利。

“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则是对沿途风景的赞美,山水开阔,云日交辉,美不胜收。

“景夕群物清,对玩咸可憙”最后,诗人描绘了傍晚时分,万物清晰,面对如此美景,心中充满了欢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谢灵运

谢灵运
朝代:南北朝   籍贯: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生辰:385年-433年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曾出任大司马行军参军、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
猜你喜欢

虞美人.秋闺

几年春事都抛却。心绪真无着。

新秋一叶坠梧桐,怕记落花寒食、是东风。

望他征雁传音信。渐渐黄昏近。

啼痕休怪月明知,强对隔帘鹦鹉、话相思。

(0)

菩萨蛮.柳絮

飞绵糁径无消息。因风管领东南陌。小榭正无聊。

漫天作雪飘。珠帘愁未捲。浪迹浮踪远。

舞怯点池塘。萍浮绿渺茫。

(0)

减兰.和黍芗词韵

栖鸦流水。锦瑟玉箫尘土委。怊怅黄昏。

新月娟娟影到门。画堂旧恨。梁燕归来愁问讯。

绛腊分明,闷饮琼杯醉易成。

(0)

忆旧游.春日过素姊妆楼,见棠梨一树,触伤心为谱是解

正琐窗寂静,绣阁凄凉。触景酸辛。

和泪庭前立,便遗容如在,难替招魂。

一纸相思写出,悄向玉炉焚。

纵路隔幽明,寸心不断,离绪难论。思君。

渺何处,惹多少新愁,挨到黄昏。

未见伶俜影,剩棠梨一树,为写春痕。

怅煞谢娘去后,没个惜花人。

只独倚回栏,追思往日空怆神。

(0)

菩萨蛮.素姊去后怆然有感

相逢又是匆匆别,留君无计心如结。未去泪痕多。

去时将奈何。倚栏人已去,独自和愁语。

料得小眉峰。也添愁一重。

(0)

添声杨柳枝

寂寞闲阶夜悄时。漏迟迟。传秋一叶井梧知。

雨如丝。残梦阑珊人倚醉。钗斜缀。

香销瑞脑冷金猊。画帘垂。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