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绵糁径无消息。因风管领东南陌。小榭正无聊。
漫天作雪飘。珠帘愁未捲。浪迹浮踪远。
舞怯点池塘。萍浮绿渺茫。
飞绵糁径无消息。因风管领东南陌。小榭正无聊。
漫天作雪飘。珠帘愁未捲。浪迹浮踪远。
舞怯点池塘。萍浮绿渺茫。
这首《菩萨蛮·柳絮》由清代诗人张学雅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絮随风飘扬的景象,充满了春日的生机与灵动。
首句“飞绵糁径无消息”,开篇即以“飞绵”形容柳絮轻盈飘散的情景,仿佛细小的棉絮撒在小径上,却无从寻觅其踪迹,营造了一种飘忽不定的氛围。接着“因风管领东南陌”一句,通过“因风”二字,将柳絮的飘动与自然界的风力紧密相连,暗示着柳絮的自由与随性。“管领”一词则赋予了柳絮一种主动的姿态,仿佛它们是引领着风的方向,漫步于东南的田野间。
“小榭正无聊,漫天作雪飘。”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柳絮在空中漫无目的地飘洒,如同雪花般覆盖了整个天空。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柳絮比作雪花,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也赋予了柳絮以诗意的意境。同时,“无聊”二字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珠帘愁未捲,浪迹浮踪远。”这两句转而描写室内之景,通过“珠帘”这一细节,营造出一种精致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柳絮的飘散似乎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得他不愿卷起珠帘,仿佛是对外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留恋。同时,“浪迹浮踪远”一句,既是对柳絮飘散状态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由、远离尘嚣的心境。
最后,“舞怯点池塘,萍浮绿渺茫。”这两句将视角转向了水边,柳絮轻柔地落在池塘中,激起一圈圈涟漪,而水面上漂浮的浮萍则映衬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这里的“怯”字生动地描绘了柳絮在接触水面时的微妙反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份宁静与和谐的珍惜与欣赏。
整体而言,《菩萨蛮·柳絮》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柳絮随风飘散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对其所蕴含的自由、宁静与和谐之美的深刻感悟。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钩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忘畴昔,总是团圆月。
鼓鼕鼕,角呜呜,铜钲铮铮趋小巫。
小巫僛僛大巫舞,陈席开坛作神所。
坛前指画起楼殿,阴役鬼功人不见。
神来龙陂自有程,神马只向空中行。
大巫短袍红抹额,手携纸钱歌啧啧。
攒兵凿门分五方,置鞭坐坛横竹鎗。
牲肥酒香神尽乐,更聚童男捉牛角。
喝右即右左即左,旋转如风神降坐。
田禾好收牲畜多,官府不扰人安和。
主人再拜占珓卜,掷得中平喜如簇。
尽驱疠鬼置狱床,收兵回洞安此堂。
竹鎗衅血神送远,新岁阖门如所愿。
干戈早罢国无殇,年年迁坛神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