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山不知倦,缓步成幽寻。
观泉度叠嶂,携日穿层林。
眷彼枝上鸟,少憩松间阴。
萧然清风来,发我松下琴。
白云邀我饮,流泉永我吟。
曾谓尘中人,不知君子心。
爱山不知倦,缓步成幽寻。
观泉度叠嶂,携日穿层林。
眷彼枝上鸟,少憩松间阴。
萧然清风来,发我松下琴。
白云邀我饮,流泉永我吟。
曾谓尘中人,不知君子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山中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首句“爱山不知倦”,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山的喜爱之情,即使行走再久也不感到疲惫。接着,“缓步成幽寻”则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在地在山中探索的情景,一个“幽”字,既指环境的幽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观泉度叠嶂,携日穿层林”两句,通过“观泉”、“度叠嶂”、“携日”、“穿层林”的动态描写,展现了山行过程中的美妙景色,泉水潺潺,山峰连绵,阳光穿透密林,光影交错,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眷彼枝上鸟,少憩松间阴”则转向对小生灵的关注,诗人似乎与山林中的鸟儿产生了共鸣,短暂的休息,也是心灵的停歇。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流露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萧然清风来,发我松下琴”一句,以清风为引子,激发了诗人弹奏松下之琴的情趣。清风与琴声相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白云邀我饮,流泉永我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白云似乎在邀请诗人共享美酒,而流泉则成为诗人吟唱的永恒背景,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完美融合。
最后,“曾谓尘中人,不知君子心”一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高尚情操的向往。这里的“君子心”,既是对自身品格的期许,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行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元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淮海皆平壤,隆然片石支。
中央居混沌,明德镇阽危。
不共罗山合,还同息壤遗。
媪神唐日观,江水汉家祠。
永永尊文命,汤汤罢怨咨。
霉形犹带瘦,高栋反如卑。
柏翳承虚寝,狂章待玉墀。
风云生恍惚,土木出恢奇。
忆昔鸿荒远,宁安妇子熙。
神奸浑不辨,人兽互相欺。
枯步穷乾粤,方祇骇地维。
蛇操何蚴蟉,鳌抃更躨跜。
林出刑天舞,岩藏贰负尸。
应龙飞有翼,精卫溺堪悲。
博物推中垒,传芭望少姨。
儿坪终古诧,母石至今垂。
经可百虫证,功堪四载追。
解裳嗤适裸,铸鼎讶逢魑。
定括河图象,徒闻太史疑。
规摹非近事,指点立多时。
六月当初降,千村走祷祈。
笙镛应间作,巫觋尚讴思。
瓜蔓前年决,鱼头万室为。
空纡谒者策,屡费大农资。
呵壁吾将问,搴茭且补痍。
牙须雄此辈,秘怪孰攸司。
落照明低塔,寒飙响女陴。
惠之前有塑,靖节后无诗。
沃野居难卜,丹丘到未迟。
如听赤绦使,历历话幽姿。
《浮山禹庙观山海经塑像三十韵》【清·厉鹗】淮海皆平壤,隆然片石支。中央居混沌,明德镇阽危。不共罗山合,还同息壤遗。媪神唐日观,江水汉家祠。永永尊文命,汤汤罢怨咨。霉形犹带瘦,高栋反如卑。柏翳承虚寝,狂章待玉墀。风云生恍惚,土木出恢奇。忆昔鸿荒远,宁安妇子熙。神奸浑不辨,人兽互相欺。枯步穷乾粤,方祇骇地维。蛇操何蚴蟉,鳌抃更躨跜。林出刑天舞,岩藏贰负尸。应龙飞有翼,精卫溺堪悲。博物推中垒,传芭望少姨。儿坪终古诧,母石至今垂。经可百虫证,功堪四载追。解裳嗤适裸,铸鼎讶逢魑。定括河图象,徒闻太史疑。规摹非近事,指点立多时。六月当初降,千村走祷祈。笙镛应间作,巫觋尚讴思。瓜蔓前年决,鱼头万室为。空纡谒者策,屡费大农资。呵壁吾将问,搴茭且补痍。牙须雄此辈,秘怪孰攸司。落照明低塔,寒飙响女陴。惠之前有塑,靖节后无诗。沃野居难卜,丹丘到未迟。如听赤绦使,历历话幽姿。
https://shici.929r.com/shici/te4RW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