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赠王友道》
《临江仙.赠王友道》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瑶林终自隔风尘。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

省可清言挥玉尘,真须保器全真。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

(0)
注释
东阳:原指沈东阳,即沈约。
鹤氅:鹤毛制作的斗篷谪仙人:被贬谪到人间的神仙。
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
没后对酒,怅然有怀,而作是诗。

保器全真:保全身体和真气。
蜀客:指汉代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因他是蜀人,故称。
翻译
谁说“东阳”人都是瘦弱的呢?你眼睛凝眸如用漆点染似的炯炯有神。琼林般的仙境终究远离尘世。试看你披着鹤毛制作的斗篷,依然像谪到人间的神仙。
休要清谈,即使挥动那玉柄的麈尾拂尘;清谈伤真,要不伤真,必须保重身体,蓄养元气。风流韵事哪里比得上道家纯真?不应该像蜀客司马相如那样,过分贪爱卓文君。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临江仙·赠王友道》。从词中可以看出,苏轼在赞美他的朋友王友道。"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这两句,苏轼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王友道虽然外表看似消瘦,但眼神炯炯有神,犹如漆黑中的亮点。"瑶林终自隔风尘"暗示王友道超凡脱俗,不被世俗所染。

接下来的"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苏轼进一步赞美王友道的风采,比喻他像仙人一般高洁,即使穿着朴素的鹤氅,也掩不住其出尘之姿。"省可清言挥玉麈,真须保器全真",表达了对王友道能保持清谈雅致,坚守内心真我的敬佩。

最后两句"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苏轼将王友道的风度与道家的纯净相提并论,认为他不同于一般的文人墨客,更像一位追求内心纯真的隐士,而不是沉溺于红尘中的蜀地文人,只爱如卓文君般的才情女子。

整体来看,苏轼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赞扬了王友道的超凡气质、高尚品格和独特风流,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寄晁说之

阅世真难记,如君自不忘。

尚于书太简,正以懒相妨。

与有还家乐,终无却老方。

莫须忧潦倒,未许细商量。

(0)

送杨侍禁兼寄颜黄二公二首·其一

相逢今已晚,同府尚经年。

众口不成虎,诸公更荐贤。

两亲须薄禄,一障欲乘边。

往问颜夫子,何妨试著鞭。

(0)

次韵寇秀才寄下邳家兄

少共千忧老一官,中间毁誉两茫然。

去留有命真如此,俯仰从人却未然。

故著江山供极目,正将彊健入新年。

惊逢小杜风流胜,信有衣冠不乏贤。

(0)

赠寇国宝三首·其一

承家从昔如君少,得士于今孰我先。

口拟说诗心已解,世间快马不须鞭。

(0)

骑驴二首·其一

复作骑驴不跨驴,此生断酒未须扶。

独无锦里惊人句,也得梁园画作图。

(0)

次韵苏公谒告三绝·其三

纸帐薰炉作小春,青奴白牯对忘言。

更无人问维摩诘,始是东坡不二门。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