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术士姚有应自号通灵心神仙口·其一》
《赠术士姚有应自号通灵心神仙口·其一》全文
宋 / 姚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一点灵虚镜样明,只须提掇要常醒。

微几才动先知吉,万象交森独测灵。

至寂静中能有感,遍酬应后却无形。

死灰枯木都非法,但读吾儒一字经。

(0)
翻译
一点灵性如镜子般明亮,关键是要时刻保持清醒。
微小的变化也能预示吉祥,万物交织中唯有它能洞察幽微。
在最深的宁静中能感知一切,回应之后却又无形无迹。
死亡灰烬和枯木都不是法则,只需研读儒家的一字经典就足够。
注释
灵虚:指内心清明,不被杂念所蒙蔽。
提掇:提起、唤醒,此处指保持警觉。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现象。
寂:寂静无声。
死灰:比喻事物已无生机。
枯木:形容事物无生命力。
吾儒:我儒家,指儒家学派。
一字经:指儒家经典中的一个字,强调精炼而深奥的教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赠予一位自号通灵心、以神仙自许的术士姚有应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灵虚明镜般的内心世界,强调了修行者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和洞察力。"微几才动先知吉",意指在微妙的变化中预知吉祥,体现了术士对自然和命运的敏感。"万象交森独测灵",则表达了在万物交织的环境中,术士能深入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灵性。

"至寂静中能有感",说明在极度宁静的状态下,心灵能够感应到平常不易察觉的事物。"遍酬应后却无形",意味着术士的智慧在应对世间事务后,显得无形而高深。最后两句"死灰枯木都非法,但读吾儒一字经",点明真正的修行并非依赖外在的法术,而是通过研读儒家经典,修炼内在的道德和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扬了术士的特异能力,又强调了儒家教诲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姚勉对道与儒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姚勉

姚勉
朝代:宋   字:述之   号:蜚卿   籍贯: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   生辰:1216~1262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猜你喜欢

春日杂题六首·其二

春雨路易乾,雨止即可行。

梅花落无馀,兰芽亦已生。

好鸟何山来,向我飞复鸣。

行矣东郊路,藉草作清明。

(0)

思北邻韩三翁西邻因庵主南邻章老秀才二首·其一

韩翁生不识官府,半醉长歌老烟浦。

因师老乃学长斋,白饭青蔬自炊煮。

二君要是可喜人,未尝一语欺其邻。

有过无过姑置之,后生孰能如此真。

(0)

高安州宅三咏·其二剑池

我壮喜学剑,十年客峨岷。

毫发恐未尽,屠钓求隐沦。

今年独何幸,见此度世人。

夜深来较术,雷雨战江津。

(0)

雨晴步至山亭欲遂游东村不果

村陋垣屋颓,岁晚风雨横。

泥涂绝还往,飧粥养衰病。

药囊杂书卷,白发满清镜。

一榻卧兼旬,不践墙下径。

乌鹊忽报晴,霜重节候正。

厌供冻砚愁,颇动蜡屐兴。

山楹快远眺,松吹惬幽听。

地瘦药苗稀,叶脱木枝劲。

东村未为远,脚力不济胜。

三叹入荆扉,跏趺学僧定。

(0)

夜登城楼

上天何苍苍,四序浩旋斡。

异哉今年热,炊鬻不可活。

夜分睡复起,摇箑腕欲脱。

彊登城西楼,月露渺空阔。

凭栏弄清影,凉飔入蕉葛。

湿萤沾草根,惊鹘起木末。

亦知难久留,襟抱资一豁。

人事迭废兴,天理交予夺。

羲和不停驭,去若弦上筈。

此热会当衰,岁晚备裘褐。

(0)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其四

斗杓运四序,寒暑忽已换。

人生知几何,去日难把玩。

凭高望烟海,青山忽中断。

秋风肺病苏,为子巾一岸。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