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几万家,舟楫江湖上。
罾罗竭鱼鳖,旁餍口腹养。
可怜长者子,于此事脱放。
藻荇被清流,春风不惊浪。
直钩亦何心,明珠岂所望。
落日倚朱栏,无言独惆怅。
南州几万家,舟楫江湖上。
罾罗竭鱼鳖,旁餍口腹养。
可怜长者子,于此事脱放。
藻荇被清流,春风不惊浪。
直钩亦何心,明珠岂所望。
落日倚朱栏,无言独惆怅。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水乡的繁荣景象和人们对捕鱼业的依赖。首句“南州几万家,舟楫江湖上”展现了人口众多和水上交通的繁忙。然而,接下来的诗句揭示了对鱼鳖资源的过度捕捞,“罾罗竭鱼鳖,旁餍口腹养”,表达了对生态环境可能被破坏的忧虑。
诗中主人公是一位明智的长者之子,他选择“于此事脱放”,即放生,体现出他的仁慈和对自然的尊重。池塘中的藻荇在清澈的流水下生机盎然,象征着生命的自由与和谐,“藻荇被清流,春风不惊浪”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
诗人以“直钩亦何心,明珠岂所望”表达出主人公钓鱼并非为了物质利益,而是出于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夕阳西下时,他独自倚靠朱栏,内心充满“无言独惆怅”,可能是对人类行为对环境影响的反思,也可能是对放生行为得不到更多理解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放生池的场景,寓言般地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对过度消费和破坏生态的深深忧虑。
月苦啼鹃,堂空去燕,断肠人正悲秋。
素柰横簪,云鬟无限清愁。
花阴暗怯金铃报,诉心情、鹦母前头。
待句留、江渚潮深,莫放行舟。
天涯岂料惊风鹤,念绿杨城郭,遽赋离忧。
镜槛琴台,黯然一别妆楼。
玉溪底事添惆怅,又无端、锦瑟成讴。
绮窗幽、凉雨潇潇,怕上帘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