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诗·其二》
《论诗·其二》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吴下方回有别肠,力排昆体媚陈黄。

岂知同出河阳李,笑煞谈诗朱少章。

(0)
鉴赏

这首诗《论诗(其二)》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对比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流派,表达了对文学创作多样性的赞赏以及对传统与创新之间关系的思考。

首句“吴下方回有别肠”,以吴下方回作为引子,暗示了在文学世界中,不同的人有着各自独特的审美和表达方式。这里的“别肠”指的是个人的独特感受或理解,强调了个体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接着,“力排昆体媚陈黄”一句,提到了两种不同的诗歌风格——昆体和陈黄体。昆体可能是指较为传统的文风,而陈黄体则可能是指更偏向于陈子昂和黄庭坚等人的风格,两者各有特色。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之间的态度,既肯定了传统文学的价值,也鼓励了创新和个性化的表达。

“岂知同出河阳李”中的“河阳李”可能是指李商隐,这里通过类比,指出即使是同一流派或背景下的作家,也可能因为个人特质的不同而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这反映了文学创作中个人独特性的价值。

最后一句“笑煞谈诗朱少章”,提到朱少章,可能是指明代的文学批评家朱彝尊,通过“笑煞”一词,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那些过于拘泥于形式、忽视个性与创新的批评态度的讽刺。这句话强调了在文学评论中,应该尊重并欣赏作品的多样性,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种特定的风格或理论框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流派,探讨了文学创作中的个性、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文学评论中应持有的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西陵·其一

怅望平原思不胜,可怜南渡竟无凭。

秋深摇落冬青冷,烟雨萧萧泣六陵。

(0)

寄怀李西居

家近毛公里,人推太白才。

凤毛腾相府,骏价重燕台。

逸致书连架,闲情酒满杯。

天涯云树隔,两地共徘徊。

(0)

读方合山所刻古今释疑书

万卷书中老此身,楼居岁月岂全贫。

过江苦忆东京事,览古偏伤北望神。

野外白衣存信史,山中万汗简识先民。

萧萧暮雨班荆地,分手长怀折角巾。

合山云:先人藏书家楼尚有五卷。

(0)

舒二过饮江斋

郁郁园中花,粼粼水底石。

秋风吹夕阳,照此邂逅客。

草阁步徘徊,佳期良不易。

矫首望青冥,眷言怀曩昔。

悠悠千载间,寂寥扬子宅。

俯听寒螀声,仰视浮云白。

清尊琥珀光,且当共今夕。

(0)

赠韩慕庐阁学·其三

苍生望已久,先生方盛年。

文章与道俱,此语宁不然。

从来欧曾才,实行皆大贤。

其文资黼黻,典诰世所传。

道行藉康济,遂以铭旂旃。

苑也托后进,馆阁幸周旋。

藉湜走且僵,敢比秦黄肩。

牵牛织七襄,云锦星弧悬。

金石长不磨,千载畴能谖。

(0)

题张侍郎子大朴园图

金谷已榛芜,平泉谁继作。

繁华销歇只转瞬,永世长存惟淡泊。

司马功成恣燕间,胸中自有真丘壑。

一区别业隔尘嚣,萦带河流负城郭。

寻常花木缀青幽,几楹轩槛辞丹雘。

粳稻千畦绿映墙,芙渠十里香侵幕。

无边野趣供流连,偶尔壶觞留太仆。

清白高风奕叶传,太史声华在木天。

朴园先生绳祖武,蓬山虎观资仪矩。

言会昌时未易酬,故园久侍烟霞主。

松菊栽培插竹篱,扫除三径开蔬圃。

总是象贤师俭意,不增一椽与尺土。

缅怀先泽梦游频,却喜王蒙写逼真。

滏原风景原殊绝,衬贴林亭照耀人。

展卷低回生远思,何时卜宅结芳邻。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