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清平贺圣年,珠帘高卷月明前。
金轮那肯当堂坐,不用丹墀击静鞭。
六国清平贺圣年,珠帘高卷月明前。
金轮那肯当堂坐,不用丹墀击静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庆祝的宁静画面。"六国清平贺圣年"表达了对国家太平盛世的赞美,"珠帘高卷月明前"则通过明亮的月光映照下珠帘高高卷起,展现出节日的喜庆和夜晚的祥和。"金轮那肯当堂坐"中的"金轮"象征皇权,但诗人暗示皇帝并不居高自傲,而是谦逊地不愿坐在正中央。"不用丹墀击静鞭"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即庆典上没有繁复的仪仗,连静鞭也不必敲响,体现了宫廷礼仪的简朴与和谐。整体上,这是一首歌颂太平景象,倡导君主谦逊美德的宫廷颂诗。
出家不舍田与里,住山不别城与市。
长斋不断酒与荤,参禅不离妻与子。
声闻现作居士身,青莲花发红尘里。
双林傅老襄州庞,眼中之人谁得似。
伟哉伍君非等閒,须髯苍苍修且美。
手抱无弦入鼎湖,志在高山与流水。
閒房借得木人居,僧来便问无生旨。
我亦山中躲懒人,相逢大笑无彼此。
团圞一日当三生,回首门闾频陟屺。
乘兴能来乘兴归,怅别松閒书片纸。
雨过西江水急流,指点归程无几几。
朝辞高峡暮汾江,一路山光伴行李。
同舟况有罗戒轩,正好从容谈性理。
还家倘遇旧同游,为我将心报知己。
别来饭食不如前,菜根打落当门齿。
先生先子之所畏,忆我为儿始七岁。
大人抱我置左膝,隔坐与君论文字。
我时仅识之与无,侧耳静听无欢呼。
上客骐驎笑相许,岂知长大成蹇驴。
蹇驴畏走三城道,踯躅秋风啮秋草。
故人相见惊相识,我渐就衰君已老。
我衰不足惜,君老头还黑。
交游半作乘车人,诸生尽是文章伯。
先生两眼大如箕,世上红尘污不得。
一日读书能几回,山中甲子去复来。
诗书之外何有哉,眼前穷达皆尘埃。
青兕爵,丹砂杯,为君寿,酌君醅。
饮此不得老,日月重皑皑。
海水浅,河水清,美人更筑黄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