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十五》
《送李十五》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í
táng / wángchānglíng

yuànbiéqínchǔshēnjiāngzhōngqiūyún

tiānchángyǎoyuèyǐngzàihánshuǐ

注释
怨别:对离别的哀怨之情。
秦楚:古代两个国家,这里泛指两地,代表分离的双方。
深:程度深,此处强调离别之情的深切。
江中:江河的中央。
秋云:秋季的云彩,常带有凄凉之意。
天长:天空广阔无边。
杳无隔:遥远得没有界限,形容视野开阔无障碍。
月影: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寒水:寒冷的水,暗示季节为秋,带有一丝凉意。
翻译
深深的离别之怨横跨秦楚两地,江面上秋日的云层缓缓升起。
天际悠远仿佛没有了界限,月光的倒影静静地躺在寒冷的水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名为《送李十五》。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

首句“怨别秦楚深”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刻感受,“秦楚”指的是古代两个地方的名字,这里象征着遥远的地方。接着“江中秋云起”,则是描绘了一幅秋天江景,秋风吹动,江水上升腾起的云彩。这两句交织出一种离别之情和秋日独行的寂寞。

第三句“天长杳无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天长”指的是长空,“杳”字形容天气的悠远,“无隔”则意味着没有任何阻隔。这句诗通过写景来表达心境,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

末句“月影在寒水”,则是用月亮和寒冷的江水来比喻诗人的哀愁。夜晚的月光投射在清冷的江水上,更增添了一种凄凉之感。这一句通过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

整首诗以其简约的笔触勾勒出离别的情怀,以及秋夜独自行走时所感受到的寂寞和孤单。王昌龄在这里展现了他杰出的艺术才华,通过景物描写传达深沉的情感,使读者不禁产生共鸣。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次韵陈心田郊居即事二首

想见从来种种迂,读书采药灌园疏。
看山不厌风期别,与世相忘机事疏。
正自未妨悄徉饮,足知不作子公书。
诗名莫落江湖去,怕有人来书子庐。

(0)

次韵仲退元日

松根坐稳逢元日,云外诗来寄此翁。
入眼辛盘春意绿,多情蜜炬晓光红。
儿孙拜舞欢声治,节物暄妍往日同。
欲忆少年角柏酒,舟船到手吸长虹。

(0)

梅山周公挽章

才力千钧弩,襟期百尺楼。
吾生能几见,异世有同流。
起起悲前梦,堂堂閟一丘。
衰荣动州里,外此复何求。

(0)

月湾癖地山中诛芭归隐怡如赋诗次韵赞决

作意归来孰谓非,挹芳有地复何疑。
迟留固是全交道,勇退方知识事宜。
尚用侍郎书户契,肯求节度卖山赀。
风流莫遗诸儿觉,共被同行又一奇。

(0)

门外意行有感画示二孙

门前老树饱风霜,封植良勒不可忘。
累世衣冠流泽远,百年基绪庆源长。
秘松怒长堪藏屋,新旬初抽已过墙。
珍重先人有遗训,读书馀力及耕桑。

(0)

东绿翁既居山中而瑞方葺敞庐瑞用前韵

见说移居只载书,高人从此要县车。
看松此崦风吹面,种豆南山月满钥。
拙主不能争子所,凝心尚自学吾庐。
辟人辟世将焉择,独立西风且影疏。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