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发陶匏响,皆蒙组绣文。
清秋将落帽,子夏正离群。
有恨书燕雁,无聊赋郢云。
遍看心自醉,不是酒能醺。
偶发陶匏响,皆蒙组绣文。
清秋将落帽,子夏正离群。
有恨书燕雁,无聊赋郢云。
遍看心自醉,不是酒能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贲的作品,属于中晚唐时期的诗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反映个人寂寞情怀和对友人的思念之作。
诗中的“偶发陶匏响”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只有陶器偶尔发出声响,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紧接着,“皆蒙组绣文”则是说一切都被精美的织物所覆盖,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隔绝感。
“清秋将落帽,子夏正离群”表达了季节的变化和个人的孤独。清秋即将来临,而子夏(古代学者常用以自称)则是离开了社交圈,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有恨书燕雁,无聊赋郢云”中,“有恨书燕雁”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而“无聊赋郢云”则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绪,虽然没有明确的事可做,但也能从心底里找到快乐。
最后,“遍看心自醉,不是酒能醺”则更深一步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愉悦。尽管没有喝酒,但通过观赏周围的一切,诗人的内心却能达到一种类似醉酒般的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楼台高下满仙风,疑是蓬莱象帝宫。
湖面涵虚云漾漾,山腰藏景石珑珑。
松筠影出红尘外,钟梵声来碧落中。
薄暮将归起馀思,落霞飞鹜正横空。
客子南游日欲落,观溪桥头风色恶。
炮车云外天为昏,走石翻江吹倒人。
桥头翁妪邀我宿,呼酒张灯傍僮仆。
夜深抚榻不成眠,瑟瑟馀威振茅屋。
明朝风定天宇白,一笑促装三叹息。
迩来平地多风波,不独江头阻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