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过元朝欲首春,条风先度海东门。
寒凝一雨成飞雪,泰长三阳应上坤。
疵沴渐消和气满,咏歌频发味言温。
人情共喜年光好,不向樽前未易论。
终过元朝欲首春,条风先度海东门。
寒凝一雨成飞雪,泰长三阳应上坤。
疵沴渐消和气满,咏歌频发味言温。
人情共喜年光好,不向樽前未易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次韵祷雪有感》,诗人以春天即将来临为背景,描述了元宵节后天气的变化。首句“终过元朝欲首春”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而“条风先度海东门”则描绘了春风从海边吹来的景象。
接下来,“寒凝一雨成飞雪”形象地写出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雪,暗示了冬季的严寒并未立即消退。“泰长三阳应上坤”中的“泰长三阳”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上坤”则指大地复苏,阴阳调和。
“疵沴渐消和气满”进一步描绘了天气的转暖和万物复苏的和煦气氛,而“咏歌频发味言温”则寓含了人们在这样的好时光中欢歌笑语,言语间充满温暖。
最后两句“人情共喜年光好,不向樽前未易论”总结全诗,表达出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普遍喜悦,认为只有在举杯畅饮时,才能充分体验这美好的春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新春气象的赞美和对人间和谐欢乐的向往。
垂上青云去,如何乘贰车。
轻为千里别,时寄几行书。
剸剧才无滞,传家学有余。
当涂足知己,应不费吹嘘。
清直如公天自知,晚年百顺了无亏。
九成台下方还旆,五老峰前又拥麾。
题坐喜逢陈仲举,据床好继庾元规。
太平散吏无由到,倚听中和乐职诗。
禁路岧嶤欲问津,抗章便自乞閒身。
闵劳剧部皇情厚,寓直中奎宠数新。
飞輓正资经济手,典刑终念老成人。
赤松未许长为伴,归取青毡继颍滨。
平日君多暇,如今我亦闲。
人归真得地,吏隐胜居山。
烟浪一千顷,茅檐三四间。
天寒倚修竹,空翠湿欹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