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压天殷其雷,白雨如注西南来。
于时我方高枕卧,池上菡萏花初开。
从渠雷昏与雾暗,推起篷窗时一看。
顷刻阴霾尽扫除,幸免冲堤及破岸。
天风不来如镜平,一轮明月海底生。
黑云压天殷其雷,白雨如注西南来。
于时我方高枕卧,池上菡萏花初开。
从渠雷昏与雾暗,推起篷窗时一看。
顷刻阴霾尽扫除,幸免冲堤及破岸。
天风不来如镜平,一轮明月海底生。
这首诗描绘了暴雨来临前后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面对风雨时的心态变化。开篇以“黑云压天殷其雷,白雨如注西南来”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乌云密布、雷声轰鸣、大雨倾盆而下的壮观景象。接着,“于时我方高枕卧,池上菡萏花初开”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从渠雷昏与雾暗,推起篷窗时一看”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风雨之中,但依然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偶尔推开窗户,欣赏这难得一见的自然奇观。“顷刻阴霾尽扫除,幸免冲堤及破岸”则描绘了风雨过后,天空放晴,一切恢复宁静和平常的景象,诗人庆幸没有造成更大的破坏。
最后,“天风不来如镜平,一轮明月海底生”两句,以平静的湖面和新升起的月亮为喻,象征着风雨之后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田家养牛缘种谷,童不解耕还解牧。
日暮麾之匍匐归,犹向笼中顾鸲鹆。
西风入树秋有声,千村万落皆收成。
截来短笛吹未得,拍手时时歌太平。
太平气象难摹写,依稀似在桃林野。
披图见此黑牡丹,始信戴篙善画者。
我观隐者居,种竹皆绕屋。
无竹俗其人,无人俗其竹。
纷纷迷籓篱,往往遍林麓。
岂不怀渭川,因之咏淇澳。
如何一丈地,有此数竿玉。
遂今篷蒿室,便拟筼筜谷。
笋出亲可供,充庖胜野蔌。
叶落童自青,燎釜助山木。
秪因幽事关,颇觉生理足。
夜眠闻秋声,晓起见寒绿。
繁欲加斧斤,因或资简牍。
会当留高枝,他年凤凰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