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卌年前,喜随娘、依恋外家风景。
葱翠小盆山,群鱼聚、水藻青春相映。
梨甜栗脆,舅甥抓髻年光等。
贪看层楼山色好,多少儿时佳兴。
而今重履门庭,甚萧然触目,芜檐苔井。
绝少旧游人,徘徊处、空觅梦中声影。
伤心怕说,有蛛丝满栏慵凭。
半晌迟留斜日下,墙角竹阴吹暝。
回忆卌年前,喜随娘、依恋外家风景。
葱翠小盆山,群鱼聚、水藻青春相映。
梨甜栗脆,舅甥抓髻年光等。
贪看层楼山色好,多少儿时佳兴。
而今重履门庭,甚萧然触目,芜檐苔井。
绝少旧游人,徘徊处、空觅梦中声影。
伤心怕说,有蛛丝满栏慵凭。
半晌迟留斜日下,墙角竹阴吹暝。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郑元昭所作的《南浦·过怀德坊母家有感》。诗人以回忆起四十多年前在母亲娘家的情景开篇,表达了对儿时温馨时光的怀念。他描述了葱翠的小盆山和清澈的池塘,群鱼戏水,水藻青翠,还有梨子和栗子的甜美,以及与舅舅嬉戏的快乐时光。
随着时光流转,诗人再次回到母家,眼前的景象却显得荒凉萧瑟,檐头长满了苔藓,井台也已荒废,昔日的热闹与欢笑不再。旧日的朋友很少来访,只剩下他在空荡的屋子里徘徊,寻找着梦中的声音和影子,心中充满伤感。
诗人不愿提及那些令人心碎的往事,只是独自在夕阳下逗留,墙角的竹阴带来傍晚的凉意。整首诗通过对比昔年与今夕,展现了岁月变迁带来的物是人非之感,情感深沉而哀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