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危栏跨紫虚,青藜遥夜烛前除。
莫言中垒慵疏甚,阁上曾雠太乙书。
百尺危栏跨紫虚,青藜遥夜烛前除。
莫言中垒慵疏甚,阁上曾雠太乙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站在高高的栏杆之上,俯瞰着紫色的天空,在深夜里手持青藜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并未自认懒惰,而是提到了自己曾经在阁楼中校对过《太乙真经》这样的重要典籍。通过这一场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知识传承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学术与文化的执着精神。
昔年居罗浮,长与群仙游。
蝴蝶如车轮,飞上大石楼。
五彩映朝日,跨之恣优悠。
几度访云母,逍遥过丹丘。
不见何仙姑,使我生离忧。
今春入增城,驻棹相水头。
仙姑故居在,林木生清幽。
披帏一长揖,踌蹰重迟留。
如登姑射山,绰约莫可俦。
孤鸟卓卓,回翔自天。念无俦侣,畏听鸣弦。
托婚鸡鹜,饮啄为缘。一啄尚可,数啄争先。
呼出主人,逐之野田。幸乘长风,高举翩翩。
朝鸣扶桑,夕宿华巅。凤凰为群,鹏鹄参联。
俯视鸡鹜,肥且烹煎。欲衔之去,尽尔天年。
见我长颈,谓复垂涎。登栖入笼,恣饱嚇然。
主人望我,羽翼加前。鸣中律吕,毛中周旋。
愿借歌舞,享尔甘鲜。为谢主人,好生为贤。
念为黄雀,代尔衔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