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桐雨》
《桐雨》全文
明 / 梁以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疏雨清逾响,玄音在碧桐。

日冥金井外,人立草堂中。

四面尘俱冷,吾心迹亦空。

如何抱焦尾,流水奏郿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细雨中的桐树下,诗人独自站立于草堂之中,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内心的空灵。首句“疏雨清逾响”,细腻地刻画了雨点轻柔地落在桐叶上的声音,仿佛比平时更加清晰悦耳。接着,“玄音在碧桐”一句,将听觉体验与视觉形象结合,暗示着一种深邃而神秘的声音从碧绿的桐树上传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日冥金井外”,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太阳已经西沉,远处的金井(可能是指井边或井周围的景象)也显得昏暗,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静谧和时间的静止感。“人立草堂中”,诗人独自一人站在草屋之中,与外界的宁静形成呼应,凸显了个体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四面尘俱冷”,四面八方的尘世喧嚣似乎都已冷却,强调了环境的纯净与内心的平静。最后一句“吾心迹亦空”,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空灵状态,仿佛所有的思绪和杂念都被这宁静的环境洗涤一空,达到了心灵的净化。

“如何抱焦尾,流水奏郿宫”,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怀抱焦尾琴的音乐家,在流水般的琴声中,仿佛在为郿宫(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音乐场合或理想化的境界)演奏,进一步深化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艺术境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艺术与精神追求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梁以壮
朝代:明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猜你喜欢

忆江南

长相忆,天际暮云遮。

红雨伤春痴似佛,青山入梦艳如花。终隔一重纱。

空洒泪,忍看夕阳斜。

四月浓阴成刹土,十年旧事总空华。哀怨诉琵琶。

(0)

浪淘沙.自题《晚节香》传奇

轩冕怕尘淄。愧见台司。不因五斗折腰肢。

三径就荒思故土,归去来辞。秋色满东篱。

霜叶离披。白衣送酒酒盈卮。

晚节香名真不朽,谱作传奇。

(0)

洞仙歌.中秋寄内

薄醒残睡。又四更天气,明月新来太无赖。

记去年,今夕双影晶帘,曾见汝、一点窥人微醉。

瑶台天外路,依约年华,甚到圆时越憔悴。

料脂香啼曙,镜粉敲寒,算未减花底天涯滋味。

待互倩素娥愬殷勤,万一梦魂儿断鸿能寄。

(0)

一枝春.访滕王阁娄妃墓,因过谢尚宅,并看澹台将军石像

旧迹重荒,剩残垒、指点承平游处。

北兰寺废,画栋片云成雾。

网船唱晚,料无复、藏园词句。

空自访、贤守碑题,更寻傍城斜路。江州谢家治谱。

到于今尚想,南朝风度。南唐又过,说甚澹台徐孺。

转车腹痛,似听得、往年笳鼓。

应替我、细数流光,不须吊古。

(0)

满江红·其三题读书秋树根图

渲染新图,犹略有、孟家风味。

弈局人、荒琴不御,蝉签重理。

静对盆兰花气袭,倦依篱豆茶香递。

正风吹、落叶似翻书,可人意。朝读向,秋阴底。

暮读向,秋声里。分刚日柔日,读经读史。

疑义偶通开口笑,讹文随订从头记。

指天边、雁字一行行,谁编次。

(0)

少年游.偶闻婢语明日三九

九叠屏风取次张。九派下浔阳。

九九图中,燕脂催点,春事九回肠。

情知不是长安路,九面误衡湘。

稽首灊云,九天司命,九鳸问归装。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