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薤露》
《薤露》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古风

皇祖卜世久,所遗谁最忠。

先帝升鼎湖,数子攀厥龙。

殉死乃无穴,号呼而且从。

鼎缺于磨室,京畿置南邦。

多见以不怪,弃之如转蓬。

家衮奋海隅,树帜思得朋。

力尽躯以捐,愤怨塞苍穹。

呜呼复呜呼,岂惟汉义公。

(0)
鉴赏

这首《薤露》是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的作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颂扬。

“皇祖卜世久,所遗谁最忠。”开篇即以历史长河中的帝王祭祀为背景,提出“谁是最忠诚”的问题,引人深思。接下来,“先帝升鼎湖,数子攀厥龙。”描述了先帝登基后,几位大臣追随其后的场景,暗含对忠诚臣子的怀念。

“殉死乃无穴,号呼而且从。”进一步描绘了忠诚大臣在先帝去世后,选择殉葬的情景,表现出他们对君主的忠诚与牺牲精神。“鼎缺于磨室,京畿置南邦。”通过描述鼎的残缺和京城的迁移,暗示了政权更迭的残酷与无奈。

“多见以不怪,弃之如转蓬。”表达了对忠诚者被遗忘或忽视的感慨,将他们比喻为随风飘散的蓬草,形象地展示了忠诚者的命运。接着,“家衮奋海隅,树帜思得朋。”描述了一位忠诚者在边疆奋勇作战,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体现了忠诚者的孤独与渴望。

“力尽躯以捐,愤怨塞苍穹。”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忠诚者为国捐躯,其愤怒与遗憾之情填满天地间,强烈地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与哀悼。

整体而言,《薤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颂扬,以及对历史变迁中忠诚者命运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次韵朱新仲席上赋梅花影四首·其一

老禅墨戏信奇哉,山谷称扬意亦瑰。

未似灯前出寒影,真香不假返魂梅。

(0)

次韵黄元授喜雨诗

沟塍流水已源源,还有馀波及众川。

焦稼顿苏苗薿薿,涸池重见叶田田。

休疑两种分乾湿,且喜脩罗罢铠鋋。

平籴莫将同上熟,恐教闾井却骚然。

(0)

题李仲孙佩轩

华堂压云排柱磶,堂背开轩看青璧。

镂螭石斗贮芳根,绿叶裁云净如拭。

秋风吹空夜正凉,曲琼挂帘放香入。

小鞋踏月傍幽丛,雾气笼寒髻鬟湿。

主人才具超常流,竟体芳香非外袭。

不应便尔学纫兰,芰制荷衣向泉石。

诏书屡下言路开,黼坐忧勤方仄席。

绿章闻早叩天关,坐使青云生咫尺。

垂绅鸣玉近瑶墀,旧隐烟霞从寂寂。

却须为续北山移,细说幽芳恨轻掷。

(0)

题琴风亭

丝桐能写风入松,争如种松挽天风。

苍髯玉骨已奇绝,清音激越还无穷。

宫商一日古意淡,坐使瘦筝惭未工。

快哉此景不可负,时邀佳客倾金钟。

(0)

天台道中

乱山深处是仙家,海变桑田日未斜。

为有慈亲倚门望,却愁溪上见桃花。

(0)

半山庵

入山须判宿,不宿漫区区。

泉脉寻还有,兰香嗅却无。

杉高方见直,石怪不成粗。

若到三潭顶,归时路更迂。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