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郴江百咏·其五十二浪井》
《郴江百咏·其五十二浪井》全文
宋 / 阮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可畏人情与世途,险如波浪起江湖。

岂知荆楚山川地,坎井泓泉无处无。

(0)
翻译
世间的人情和世俗之路,危险如同江河中的波涛汹涌。
谁能想到荆楚之地的山山水水,到处都是坑洼和深泉。
注释
人情:指人际关系和世故。
世途:社会道路,人生经历。
险如波浪:比喻困难重重,充满变数。
江湖:这里泛指复杂的社会环境。
荆楚:古代地区名,今湖北湖南一带。
山川地:指地理环境。
坎井泓泉:形容地形复杂,有坑洼和深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世间的情感波折和生活道路的艰险,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流转和情感深邃的思考。首句“可畏人情与世途,险如波浪起江湖”以强烈的比喻手法,将人间的情感变迁和生活道路的坎坷,形象地比作波涛汹涌的江湖之水,表达了对人生复杂多变的深刻体会。

接着,“岂知荆楚山川地,坎井泓泉无处无”这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观,通过对“荆楚山川地”的描写,将这种波折和险峻之感延伸到自然之中。这里的“荆楚”,通常指的是古代楚国地域,即今天的湖南、湖北一带,这里以其山川的地貌特征,形容其错综复杂。而“坎井泓泉无处无”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自然景观的丰富与广泛,无论是在哪个角落,都能发现水源和泉眼,展示了一种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世间情感波折与自然山川错综复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深邃和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阮阅

阮阅
朝代:宋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生辰: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阮阅(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猜你喜欢

憩龙里卫步月

来时曾此憩,归日复登临。

两度月皆半,一年春又深。

城闉通远道,楼阁对遥岑。

散步银蟾下,怀人劳寸心。

(0)

罗浮行送钟文毓归博罗

亭亭罗浮山,屹立南海东。

根盘五百里,翠结千万重。

美人家在罗浮下,淑气钟来独清洒。

胸中今古无端倪,笔底江河任倾泻。

十年两度游帝京,献赋未遂平生情。

飘然束书便归去,重入青山寻旧盟。

吾家与君相咫尺,话别都门思何极。

寄书直抵梅花村,细向山灵问消息。

山川为国生贤才,肯容久住山之隈。

云霄有路须早来,期尔同步黄金台,当见罗浮山色增崔嵬。

(0)

薄被吟

霜风猎猎吹冻雨,山色凄迷路脩阻。

皇华使君重按部,属吏奔趍畴敢侮。

土俗民风本贫窭,行台供张甚莽卤。

绳床练帐竹撑拄,布被生棱寒莫禦。

太守闻知不遑处,急呼里正加捶楚。

里正低头呼且语,此邦朴陋传自古。

今秋又集征苗旅,尽弃农功事刀弩。

仓无积粟衣无楮,村寨萧然但环堵,那得奢华奉官府。

听罢斯言吾大沮,嗟嗟夷民阙摩抚。

五十衰慵惭守土,太仓窃食将何补。

使君宽洪请莫怒,禹稷忧民更艰苦。

(0)

柬塾师二绝·其二

凤雏应喜际昌期,文教何殊丰镐时。

养就腾霄双彩翮,嗈嗈飞上碧梧枝。

(0)

芭蕉

雨声昨夜注匏鐏,滴破芭蕉绿一园。

旧叶细收将作字,新芽徐展正遮轩。

藏经幸勉祖龙厄,说梦还闻讼鹿言。

一任皮肤都剥尽,不妨留得寸心存。

(0)

濂泉

水晶帘捲蕊珠圆,造物谁知用意专。

不碍虚空山借色,相依形影树笼烟。

猿窥断涧疑无地,鹤立澄潭别有天。

旧隐不堪成契阔,隔江回首惜衰年。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