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继祖蟠室三首·其一》
《题继祖蟠室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云起炉山久未移,功名不恨十年迟。

日斜疏竹可窗影,正是幽人睡足时。

(0)
翻译
云雾缭绕的炉山长久未变,功名利禄我不遗憾等待了十年。
夕阳斜照稀疏的竹林映入窗棂,正是隐士刚刚睡醒的时候。
注释
云起:形容云雾缭绕。
炉山:可能指代某座有炉火的山,象征隐居之处。
功名:指追求的名声和地位。
十年迟:表达对追求功名时间长的无怨言。
日斜:傍晚或太阳西下。
疏竹:稀疏的竹子,常用于描绘清幽环境。
窗影:透过窗户的光影。
幽人:指隐居的人,有高雅、超脱之意。
睡足时:指隐士休息够了,可能暗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隐士的生活场景。首句"云起炉山久未移",通过描绘炉山云雾缭绕的画面,暗示了主人公居所的偏远和宁静,仿佛时间在这里流转缓慢。"功名不恨十年迟"表达了诗人对追求功名的淡泊态度,他并不因十年光阴流逝而感到遗憾,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接下来的"日斜疏竹可窗影",进一步刻画出环境的清幽,日光透过稀疏的竹林洒在窗户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宜人的氛围。最后的"正是幽人睡足时",点明了此时正是隐者午睡醒来,身心舒畅的时刻,体现出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写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宁静生活的心境,具有浓厚的隐逸气息。陈与义作为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这首诗也不例外。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龙津桥

桥湾螮蝀临滁水,十八巷高似月轮。

不是巢兵烧毁后,至今犹复跨龙津。

(0)

识黄芽歌

乾坤感合始成形,造化元居北户生。

日月循环魂魄满,阴阳交媾虎龙成。

分明本自从金长,谁悟偏能与水并。

无限遍于尘世里,时人日用不知名。

(0)

灼灼歌·其三

舞停歌罢来中坐。

(0)

延庆化城寺

平生志在野云深,建立精蓝大用心。

须达买园充圣地,祗陁施树不收金。

鸣钟尚息刀轮苦,下击三涂地狱音。

为报往来游玩者,园林常住勿相侵。

(0)

诗并序·其一一○

官职莫贪财,贪财向死亲。

有即浑家用,曹罗唯一身。

法律刑名重,不许浪推人。

一朝囹圄里,方始忆清贫。

(0)

颂六十二首·其二

遗身八万塔,宝饰高百丈。

仪凤异灵鸟,金盘代佛掌。

积拱承雕月,高檐挂树网。

宝地若池沙,风铃如积响。

刻削生千变,丹青图万像。

烟霞时出没,神仙乍来往。

晨雾半层生,飞幡接云上。

游霓不敢息,翔鹍讵能仰。

福地下金绳,天报岂虚枉。

愿假舟航末,彼岸谁云广?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