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炉山久未移,功名不恨十年迟。
日斜疏竹可窗影,正是幽人睡足时。
云起炉山久未移,功名不恨十年迟。
日斜疏竹可窗影,正是幽人睡足时。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隐士的生活场景。首句"云起炉山久未移",通过描绘炉山云雾缭绕的画面,暗示了主人公居所的偏远和宁静,仿佛时间在这里流转缓慢。"功名不恨十年迟"表达了诗人对追求功名的淡泊态度,他并不因十年光阴流逝而感到遗憾,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接下来的"日斜疏竹可窗影",进一步刻画出环境的清幽,日光透过稀疏的竹林洒在窗户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宜人的氛围。最后的"正是幽人睡足时",点明了此时正是隐者午睡醒来,身心舒畅的时刻,体现出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写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宁静生活的心境,具有浓厚的隐逸气息。陈与义作为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这首诗也不例外。
遗身八万塔,宝饰高百丈。
仪凤异灵鸟,金盘代佛掌。
积拱承雕月,高檐挂树网。
宝地若池沙,风铃如积响。
刻削生千变,丹青图万像。
烟霞时出没,神仙乍来往。
晨雾半层生,飞幡接云上。
游霓不敢息,翔鹍讵能仰。
福地下金绳,天报岂虚枉。
愿假舟航末,彼岸谁云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