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六十二首·其二》
《颂六十二首·其二》全文
唐 / 道世   形式: 偈颂  押[养]韵

遗身八万塔,宝饰高百丈。

仪凤异灵鸟,金盘代佛掌。

积拱承雕月,高檐挂树网。

宝地若池沙,风铃如积响。

刻削生千变,丹青图万像。

烟霞时出没,神仙乍来往。

晨雾半层生,飞幡接云上。

游霓不敢息,翔鹍讵能仰。

福地下金绳,天报岂虚枉。

愿假舟航末,彼岸谁云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宏伟的佛塔,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其壮观与神圣。诗人以“遗身八万塔,宝饰高百丈”开篇,即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庄严的世界。接着,“仪凤异灵鸟,金盘代佛掌”两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佛塔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美感和意境。

“积拱承雕月,高檐挂树网”描绘了佛塔在月光下的静谧景象,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宝地若池沙,风铃如积响”则进一步渲染了佛塔的宁静与祥和,风铃的声响仿佛是天地间最纯净的声音,回荡在四周。

“刻削生千变,丹青图万像”展示了佛塔的精美雕刻与壁画,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深邃的意义,仿佛诉说着无尽的故事。“烟霞时出没,神仙乍来往”则赋予了佛塔以生命,使其成为了连接人间与仙境的桥梁。

最后,“晨雾半层生,飞幡接云上”描绘了清晨佛塔周围的朦胧景象,以及随风飘扬的幡旗,它们似乎在向天空传递着虔诚与希望。“游霓不敢息,翔鹍讵能仰”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佛塔的敬畏之情。“福地下金绳,天报岂虚枉”强调了信仰与回报之间的关系,暗示了通过虔诚的信仰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幸福。“愿假舟航末,彼岸谁云广?”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探索,鼓励人们不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塔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也深刻地传达了佛教文化中关于信仰、修行、解脱与超越的主题,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道世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燕雀湖

平湖岸侧见高坟,万土衔来燕雀群。

鉴面无波天一色,此中文藻似储君。

(0)

送彭元忠县丞北归

君从循州来,却向饶州去。

拍天海浪拂日峰,琼尺裁成锦机句。

学诗初学陈后山,霜皮脱尽山骨寒。

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三春弱柳三秋月,半溪清冰半峰雪。

只今六月无此物,君能唤渠来入笔。

恰则新莺百啭声,忽有寒蛩终夜鸣。

潇湘故人江汉客,为君一夜头尽白。

我欠天公诗债多,霜髭撚尽未偿它。

君怀玉盘金叵罗,合骑天驷超天河。

如何也铸一大错,自古诗人多命薄。

黄茅起烟如黄沙,瘴母照永曼陀花。

广东之游乐复乐,劝君不如早还家。

(0)

渔家傲

洗尽秋容天似莹。星稀月淡人初静。

策杖萦纡寻远径。披昏暝。堤边犊母闲相并。

遥想去舟魂欲凝。一番佳思从谁咏。

憔悴归来如独醒。知何境。沈沈但觉烟村迥。

(0)

解语花

行歌趁月,唤酒延秋,多买莺莺笑。蕊枝娇小。

浑无奈、一掬醉乡怀抱。筹花斗草。

几曾放、好春闲了。芳意阑,可惜香心,一夜酸风扫。

海上仙山缥缈。问玉环何事,苦无分晓。旧愁空杳。

蓝桥路、深掩半庭斜照。馀情暗恼。

都缘是、那时年少。惊梦回、懒说相思,毕竟如今老。

(0)

五杂组·其一

五杂组,角黍丝。往复还,借书瓻。不得已,居九夷。

(0)

饯何君元赴汾阳儒谕

雪月堂前冷掾厅,况如此邑甚于冰。

行移太白西边次,去占高青最上层。

毡冷不然官舍烛,俸凉自籴太仓升。

诗书莫道同刍狗,尚见宫墙践豆登。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