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月堂前冷掾厅,况如此邑甚于冰。
行移太白西边次,去占高青最上层。
毡冷不然官舍烛,俸凉自籴太仓升。
诗书莫道同刍狗,尚见宫墙践豆登。
雪月堂前冷掾厅,况如此邑甚于冰。
行移太白西边次,去占高青最上层。
毡冷不然官舍烛,俸凉自籴太仓升。
诗书莫道同刍狗,尚见宫墙践豆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严寒的冬日景象,通过对雪月堂前冷清厅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异常的寒冷。诗人通过“况如此邑甚于冰”一句,将这种寒冷形容得更加深刻。
接着,“行移太白西边次,去占高青最上层”两句中,“太白”指的是终南山的别称,而“西边次”可能指的是诗人行走的方向或地点。诗人似乎在寻找某种位置,或是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毡冷不然官舍烛,俸凉自籴太仓升”这两句则描写了官署中的寒冷,以及可能是一种储藏粮食的场所。这不仅表现了环境的严寒,也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某些事物或情感的冷漠。
最后,“诗书莫道同刍狗,尚见宫墙践豆登”两句通过对比书籍(知识)与狗,以及宫墙被践踏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文化沦丧、社会动荡的忧虑。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既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冷峻,也流露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