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帘捲蕊珠圆,造物谁知用意专。
不碍虚空山借色,相依形影树笼烟。
猿窥断涧疑无地,鹤立澄潭别有天。
旧隐不堪成契阔,隔江回首惜衰年。
水晶帘捲蕊珠圆,造物谁知用意专。
不碍虚空山借色,相依形影树笼烟。
猿窥断涧疑无地,鹤立澄潭别有天。
旧隐不堪成契阔,隔江回首惜衰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水晶帘卷起,仿佛是仙境之门,蕊珠圆润,象征着纯净与圆满。诗人以“造物谁知用意专”一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创造者的敬畏之情。
“不碍虚空山借色”,山峦在虚空中借取色彩,既表现了山色的丰富与变化,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相依形影树笼烟”,树木与云烟相互依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神秘与宁静。
“猿窥断涧疑无地”,猿猴窥视断崖下的深渊,却似乎在怀疑是否真的存在,这一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和探索欲。“鹤立澄潭别有天”,白鹤站在清澈的水潭边,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展现了鹤的高洁与水的纯净。
“旧隐不堪成契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与不舍。“隔江回首惜衰年”,站在江边回望,感叹岁月流逝,年华已逝,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魏都雄,凤皇飞观云间。
佩麟符、荀池元老,暂辞西省仙班。
憩甘棠、地澄远籁,咏华黍、河卷惊澜。
碧草萋迷,丹毫冷落,圜扉铃索镇长闲。
绣筵展、三台星近,锵玉韵珊珊。
金尊滟、新醅方荐,薄暑初残。
政成时、欢馀客散,后园朱户休关。
度秋风、画阑枕水,挂夜月、雕槛骑山。
锦帐笼香,鸾钗按曲,琵琶双转语绵蛮。
劝行□、傍眉黄气,先报衮衣还。
登庸际,应褒旧德,喜动天颜。
一住仙祠绝世尘,庭前种玉已嶙峋。
朝昏龙虎常听法,左右琼瑶自逼人。
翠凤有时翻瑞影,银蟾通夕堕清津。
黄金络马何年醉,得去同游几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