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减水愈急,秋阴未夕昏。
乱山成野戍,黄叶自江村。
带雨疏星见,回风绝岸喧。
经过多战舰,茅屋几家存?
涨减水愈急,秋阴未夕昏。
乱山成野戍,黄叶自江村。
带雨疏星见,回风绝岸喧。
经过多战舰,茅屋几家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泊船于樵舍时所见的景象。首句“涨减水逾急”,写出了江水因潮汐变化而流速加快,显示出江面的动态。接着,“秋阴未夕昏”点出秋季傍晚的阴沉氛围,为画面增添了一层凄凉感。
“乱山成野戍”描绘了远处山峦错落,仿佛是野外的戍楼,暗示了战事的存在,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而“黄叶自江村”则通过飘零的黄叶,展现出江村的萧瑟与宁静,透露出季节更迭和人事变迁的况味。
“带雨疏星见”描绘了雨后的夜空,星星稀疏可见,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神秘的气氛。最后一句“经过多战舰,茅屋几家存”揭示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战舰频繁过往,而江边的茅屋却寥寥无几,反映出战乱带来的家园破败和生灵涂炭。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色,融入了战乱的社会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和平的向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