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七首·其一池上纳凉》
《清平乐七首·其一池上纳凉》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0)
注释
清话:清新美好的意思。
销夏:消除暑气,即纳凉。
销一作“消”。
蜡炬:蜡烛。
桃笙:竹簟。
据陈鼎《竹谱》载,四川阆中产桃笙竹,节高皮软,制成竹席,暑月寝之无汗,故人呼竹簟为桃笙。
熟罗:丝织物轻软而有疏孔的叫罗。
织罗的丝或练或不练,故有熟罗、生罗之别。
一霎:一会儿。
翻译
水天一色一片清静凉爽气息,庭院中静悄悄的人们都在纳凉消夏。门帘高卷清风摇动着室内的蜡烛,竹影婆娑映照墙上就像一幅美丽的写竹图画。
醉后躺卧桃笙竹制成的竹簟上,轻罗纨扇微微煽动凉气徐发。荷塘里骤雨一下子就过去了,明天一定会是秋风萧杀。
鉴赏

这首清代项鸿祚的《清平乐·七首(其一)池上纳凉》描绘了一幅夏日池塘边清凉闲适的画面。"水天清话",展现出水面与天空的清澈,暗示了环境的宁静。"院静人销夏",写出了庭院寂静,暑气消散的惬意。"蜡炬风摇帘不下",通过微风中摇曳的蜡烛光,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

"竹影半墙如画",将月光下竹影斑驳投射在墙壁上的景象比作一幅美丽的画,富有诗意。接下来的"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描述了饮酒后的微醺状态,以及使用桃笙(竹制的凉床)和轻盈的熟罗扇带来的凉意。

最后两句"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点出一场雨后,荷花池塘的清新气息,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池畔的闲适生活,寓情于景,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同闰师宿三门开化院二首·其二

瘦筇轻锡共携游,砥柱峰前宿寺楼。

各有溪居懒归去,经旬不是两相留。

(0)

偶题

庭夜酣红杏,墙阴染碧苔。

吟翁醉未醒,啼鸟去还来。

(0)

唐多令.别吴毅夫、赵仲权、史敏叔、朱择善

朔雪上征衣。春风送客归。万杨华、数点榴枝。

春事无多天不管,教烂熳、住离披。开谢本同机。

荣枯自一时。算天公、不遣春知。

但得溶溶生意在,随冷暖、镇芳菲。

(0)

临江仙.次韵李参政壁见贻生日

闲放楼前千里目,天边云大如囤。

秋风入帽露华新。无端忧国梦,应到守封臣。

旧弼如今都有几,长教燕坐申申。

折杨笑面背阳春。忧酲头欲雪,浊梦肺生尘。

(0)

临江仙.茂叔兄生日

占断人间闲富贵,长秋应是长春。

前山推月上帘旌。缓觞燖旧友,勾拍按新声。

时倚晴空看过雁,几州明月关情。

知君早已倦青冥。时来那得免,事业一窗萤。

(0)

叔母生日次韵许侍郎奕.临江仙为寿

春院绣帘垂,一天风月横陈。慈亲初度纪嘉名。

每从歌舞地,犹记杰魁人。

大句忽随乌鹊至,恍如前岁逢春。

只祈岁岁及兹辰。天风吹宝唾,华彩动文星。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