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水竹有新居,尽是前人手泽馀。
群从中间惟汝长,百年谱牒至今虚。
北来暂假朝天梦,南去还看种树书。
行役到家应自乐,风波渺渺更愁予。
城东水竹有新居,尽是前人手泽馀。
群从中间惟汝长,百年谱牒至今虚。
北来暂假朝天梦,南去还看种树书。
行役到家应自乐,风波渺渺更愁予。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吴俨所作,名为《次国贤韵送浃侄》。诗中描绘了对侄子国贤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远行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城东水竹有新居”,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城东的水边竹林间新建的居所,充满了清新自然的气息。接着,“尽是前人手泽馀”一句,暗示了这处居所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和前人的智慧与努力,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群从中间惟汝长,百年谱牒至今虚。”这两句表达了对侄子国贤在家族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家族传承的感慨。在家族众多的兄弟姐妹中,国贤是最年长的,百年来的家族谱牒至今空缺,意味着家族的传承需要他来延续。
“北来暂假朝天梦,南去还看种树书。”这里运用了双关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国贤北上京城追求仕途梦想的暂时性,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南归时将再次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继续他的农耕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两句既展现了国贤多面的人生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行役到家应自乐,风波渺渺更愁予。”表达了对国贤回家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国贤旅途艰辛的担忧。诗人希望国贤能够平安归来,享受家庭的温馨与快乐,而自己则因国贤的离别而感到忧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侄子国贤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家族传承、自然生活和人生追求的思考与感悟。
地人仙人家洛浦,闻道新年年十五。
巧转明眸双剑连,开妆一面千花吐。
流苏帐,云母屏,碧罗作卷花亭亭。
昆崙阿母暗钩引,东海麻姑投姓名。
梭能织诗筝解语,鸳鸯难称烟波侣。
偶逢曼倩巧言词,不觉投花忽相许。
自言夫婿心不骨,黄金买笑轻侯王。
掌中看舞腰欲断,暗里听歌愁满堂。
莫学为云去无迹,巫山高高接天碧。
几年苍翠在仙家,一旦枝枯类海槎。
不如酸涩棠梨树,却占高城独放花。
风光莫占少年家,白发殷勤最恋花。
今日颠狂任君笑,趁愁得醉眼麻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