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变·其一》
《闻变·其一》全文
明 / 谢重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百二山河一旦休,中原无地觅神州。

英灵已化啼鹃去,忠义宁为舞鹤羞。

豫让有心长抚剑,包胥无力叩同仇。

满朝金紫归何处,不为君王展半筹。

(0)
鉴赏

这首诗《闻变(其一)》是明代诗人谢重华所作,通过“闻变”这一主题,表达了对国家危难的深切忧虑和对忠诚与正义的坚守。

首联“百二山河一旦休,中原无地觅神州。”以“百二山河”象征国家的壮丽与稳固,然而“一旦休”却揭示了国家遭受的突然变故,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失落感。接着,“中原无地觅神州”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失落,仿佛整个中原大地都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找不到曾经的“神州”。

颔联“英灵已化啼鹃去,忠义宁为舞鹤羞。”运用了“啼鹃”和“舞鹤”的意象,分别象征着英雄的逝去和忠诚的坚守。啼鹃常被用来比喻哀伤的亡魂,而舞鹤则是忠贞不渝的象征。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灵的怀念,同时也强调了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忠诚与正义也不应被遗忘或轻视。

颈联“豫让有心长抚剑,包胥无力叩同仇。”引用了历史典故,豫让为报答智伯之恩,不惜自残,甚至在智伯死后仍不忘报仇;包胥则是楚国的大臣,在秦国攻打楚国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多次向秦求和,最终感动了秦王,保住了楚国。这两句诗通过豫让和包胥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诚与勇敢的颂扬,同时也暗示了面对强敌时,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但忠诚与勇气的精神永存。

尾联“满朝金紫归何处,不为君王展半筹。”将目光转向朝廷,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在国家危难面前无所作为的批评。金紫代表高官显贵,此处暗指朝廷中的权贵们,他们虽身居高位,却未能为国家出谋划策,解决危机。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在国家危难之际,真正能够挺身而出、承担责任的人寥寥无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忠诚、勇敢和正义精神的崇高敬仰。同时,也对当时社会中某些权贵们的失职行为进行了批判,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介绍

谢重华
朝代:明

谢重华,字嘉有,号恬斋。东莞人。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国亡,杜门不入城市三十馀年。著有《云窝集》。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猜你喜欢

南乡子 邵公索要下手修行

我命不由天。
熟耨三田守妙玄。
甘雨泽深先布种,金钱。
遍地黄芽最色鲜。
养就玉花莲。
叶叶分明永永坚。
琼蕊被风吹撒动,香传。
一道灵光

(0)

苏幕遮 赠京兆王小六郎

这仁人,忒伶俐。
问我修行,便出非常意。
怎奈时间家事累。
更有一般,妻子应难弃。
劝明公,休出离。
日*名香,谨把三光贵。
万事心怀方便起。
岁举时臻,也到云霞里。

(0)

折丹桂·气财色酒相调引

气财色酒相调引。
迷惑人争忍。
因斯染患请郎中,鬼使言,你且尽。
不须把脉休频诊,死病今番准。
这回须去没推辞,复勾追交贴紧。
进来阴府心寒懔。
对判官详审。
高呼鬼使急**,不凌迟,更待甚。
镬汤浴过铁床寝。
铜汗频频饮。
哀声祷告且饶些,后番儿,不敢恁。

(0)

虞美人 先生尝云,余尝从甘河携酒一瓢,欲

肯与我酒吃否。
余与之,先生一饮而尽。
却令余以瓢取河水,余取得水,授与先生,先生复授余,令余饮,余饮之,乃仙酎也害风饮水知多少。
因此通玄妙。
白麻衲袄布青巾。
好模好样,真个好精神。
不须镜子前来照。
事事心头了。
梦中识破梦中身。
便是逍遥、达彼

(0)

苏幕遮 训徒众

弟兄懑,事下手。
与世相逢,日日长钤口。
休论汞铅并卯酉。
开阐绛宫,自在逍遥走。
二仪真,三耀秀。
我欲亲传,未肯相成就。
直待同流观得透。
款款停腾,敢把天机漏。

(0)

小重山 述梦

梦见街前一只牛。
偏能行得稳,性温柔。
绳来牵拽便回头。
高峰上,卧月最风流。
随我任遨游。
调和真逸乐,没忧愁。
浑身白彻正堪留。
超灵岸,相从入瀛洲。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