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寻台岭闲游去,岂觉灵溪道里赊。
三井应潮通海浪,五峰攒寺落天花。
寒潭盥漱铜瓶洁,野店安禅锡杖斜。
到日初寻石桥路,莫教云雨湿袈裟。
独寻台岭闲游去,岂觉灵溪道里赊。
三井应潮通海浪,五峰攒寺落天花。
寒潭盥漱铜瓶洁,野店安禅锡杖斜。
到日初寻石桥路,莫教云雨湿袈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送僧之台州》,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诗中的“独寻台岭闲游去”,表达了诗人和僧人一起登山游玩的情景,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亲近的心境。“岂觉灵溪道里赊”则透露出一丝留恋之情,灵溪道的美丽让人不忍离去。
“三井应潮通海浪,五峰攒寺落天花”,这里的“三井”和“五峰”指的是特定的地理标志,其意象丰富而生动。诗人通过这些形象描绘出了一幅灵山佛国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喻了僧人的精神追求。
“寒潭盥漱铜瓶洁”,这里的“寒潭”和“铜瓶”勾勒出了清净幽雅的寺庙生活,以及僧人们用水洗涤身体与心灵的场景。“野店安禅锡杖斜”,则描绘了僧人在山林间寻找静谧之地,打坐禅修的情形。
“到日初寻石桥路”,诗人的友情在这里得到了展现,他鼓励僧人在一天的开始就去寻找通向彼岸的道路,而非等待日落。“莫教云雨湿袈裟”,则表达了对僧人未来旅途中可能遇到的不便(如雨水)表示出关心。
整首诗通过山清水秀的地理环境,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南山入谷游,去彻山南州。
下马云未尽,听猿星正稠。
印茶泉绕石,封国角吹楼。
远宦有何兴,贫兄无计留。
周回胜异似仙乡,稍减愁人日月长。
幕绕虚檐高岫色,镜临危槛小池光。
丝垂杨柳当风软,玉折含桃倚径香。
南北近来多少事,数声横笛怨斜阳。
金奏云坛毕,同云拂雪来。
玉田千亩合,琼室万家开。
湖暗冰封镜,山明树变梅。
裂缯分井陌,连璧混楼台。
麻引诗人兴,盐牵谢女才。
细疑歌响尽,旋作舞腰回。
著水鹅毛失,铺松鹤羽摧。
半崖云掩映,当砌月裴回。
遇物纤能状,随方巧若裁。
玉花全缀萼,珠蚌尽呈胎。
志士书频照,鲛人杼正催。
妒妆凌粉匣,欺酒上琼杯。
海使迷奔辙,江涛认暗雷。
疾飘风作驭,轻集霰为媒。
剑客休矜利,农师正念摧。
瑞彰知有感,灵贶表无灾。
尧历占新庆,虞阶想旧陪。
粉凝鸾阁下,银结凤池隈。
鸡树花惊笑,龙池絮欲猜。
劳歌会稽守,遥祝永康哉。
《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唐·李绅】金奏云坛毕,同云拂雪来。玉田千亩合,琼室万家开。湖暗冰封镜,山明树变梅。裂缯分井陌,连璧混楼台。麻引诗人兴,盐牵谢女才。细疑歌响尽,旋作舞腰回。著水鹅毛失,铺松鹤羽摧。半崖云掩映,当砌月裴回。遇物纤能状,随方巧若裁。玉花全缀萼,珠蚌尽呈胎。志士书频照,鲛人杼正催。妒妆凌粉匣,欺酒上琼杯。海使迷奔辙,江涛认暗雷。疾飘风作驭,轻集霰为媒。剑客休矜利,农师正念摧。瑞彰知有感,灵贶表无灾。尧历占新庆,虞阶想旧陪。粉凝鸾阁下,银结凤池隈。鸡树花惊笑,龙池絮欲猜。劳歌会稽守,遥祝永康哉。
https://shici.929r.com/shici/SqF5DHDT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