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接花宫景倍清,轩窗小憩足怡情。
高松自具云霞气,长日时闻梵呗声。
蓟夜春光还宿昔,田盘山色早逢迎。
流阴不住原常住,静趣多从即境生。
宇接花宫景倍清,轩窗小憩足怡情。
高松自具云霞气,长日时闻梵呗声。
蓟夜春光还宿昔,田盘山色早逢迎。
流阴不住原常住,静趣多从即境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山中景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首联“宇接花宫景倍清,轩窗小憩足怡情”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宇接花宫,轩窗小憩,不仅体现了环境的清幽,也表达了诗人在此处得到心灵的慰藉与放松。
颔联“高松自具云霞气,长日时闻梵呗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高耸的松树仿佛自带云霞之气,长日里不时传来寺庙的梵呗之声,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又融入了宗教文化的静谧与庄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和谐之美。
颈联“蓟夜春光还宿昔,田盘山色早逢迎”则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蓟夜春光,田盘山色,诗人通过对比与联想,描绘了夜晚与白天、过去与现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相互映照与交融,展现了时间流转中的不变之美。
尾联“流阴不住原常住,静趣多从即境生”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哲思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内心宁静的深刻感悟。流阴(流逝的时间)看似不停,但内心的宁静与乐趣却能在当下即刻产生,强调了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寻找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思考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洞察的智慧。
启鉴悠悠两鬓苍,病来心绪易凄凉。
知音不到吟还懒,锁印开帘又夕阳。
桂枝新下月中仙,学海词锋誉蔼然。
文阵已推忠信甲,穷波犹认孝廉船。
清标称住羊车上,俗韵惭居鹤氅前。
共许逢蒙快弓箭,再穿杨叶在明年。
留侯封万户,园令寿千金。
本为成王业,初由赋上林。
繁荣安足恃,霜露递相寻。
鸟哭楚山外,猿啼湘水阴。
梦中城阙近,天畔海云深。
空对忘忧酌,离忧不去心。